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6日
新闻详情-首页

区文广新局:紧扣发展高质量 绽放文化新精彩

2019-02-02 15:09:56

2018年,区文广新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致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全年建成25座百姓大舞台、5家五星级农家书屋、3个城市书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非遗展厅完成布展,对外开放。

 

城市书屋便民阅读

 

张甸宫王村百姓大舞台

 

惠民活动丰富多彩

举办文化惠民券点单演出701场、公共文化服务百家行活动44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156场。区文化馆开展书画活动6次、举办“激情三水”演出6场。区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62场,“三水讲坛”获评省全民阅读“十佳”阅读推广活动。城市书房接待读者4万多人次。区博物馆举办13场展览,免费接待参观10多万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明显提升。

 

激情三水演出

 

考生心理减压讲座

 

中心工作圆满完成

举办溱潼会船节、泰州市“铁人三项赛”开幕式演出。群众文化艺术节声势扩大,音乐节目《舞龙灯》、曲艺节目《远去的吆喝声》获省“五星工程奖”,“姜堰滚莲湘”获省级展演多项大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进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名单,书香城市示范区创建通过了省检查验收。天目山石刻文化项目立项启动。招引5000万元项目1个。

 

《舞龙灯》获省“五星工程奖”

 

市场管理日趋规范

市“扫黄打非”现场会在姜召开,兴泰镇被列为省“扫黄打非”示范镇创建单位,区文广新局获评全市唯一“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泰州市“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兴泰镇举行

 

2019年,区文广新局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把握稳中奋进总基调,致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

 

惠民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提升。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建成20座百姓大舞台、1个城市书房,改造2个村农家书屋、3个城区阅读点,提高“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举办“三水讲坛”等读者活动30场,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提高居民综合阅读率。整合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及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建成姜堰“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提升城区公益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水平。

促繁荣,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开展文化惠民演出督查活动。组织全区文艺新作调演,举办好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围绕建国70周年主题,抓好文艺创作培训,增加群众文艺活动节目储备,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积极参加省、市各类文艺赛事。

抓融合,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综合利用。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组织开展全区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确保文物安全。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提升博物馆藏品质量,优化藏品结构,全年征集文物不少于120件(套)。区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不少于10场,开展送讲座进学校、进社区不少于4次。抓好全区遗产资源的挖掘、宣传和利用工作,配合特色田园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大运河文化带、溱湖生态经济区创建和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非遗保护和利用。抓好非遗展厅免费开放,开展非遗宣传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市非遗展示、展赛。

补短板,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壮大。加快推进天目山石刻文化项目建设。督促各镇(街)对文化企业进行调查统计,加大相关数据申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开展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活动,为我区文创产业发展助力。配合宣传部、财政局组织文化企业申报省、市文化产业引导资金。

谋创新,推进文化市场环境不断净化。一手抓服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继续开展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比赛、交流活动,加强行业互动,引导行业自律。一手抓监管。不断探索文化市场网格化管理新路,落实属地管理制度,调整充实文化市场监管工作队伍。大力开展网吧、游艺娱乐场所经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

强作风,推进系统作风效能不断提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区委十项规定《具体办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强化机关内部管理,认真开展全局固定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任务。

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