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6日
新闻详情-首页

区建管局:聚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19-02-02 15:09:51

2018年以来,区建管局紧扣“咬定指标不放松、致力发展高质量”这一目标,解放思想谋跨越,攻坚克难求发展,全区建筑业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建筑业施工总产值756亿元、增加值174亿元、工程结算收入5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8.7%;在姜入库税收6.9亿元,同比增长13.7%。

 

2018年全区建筑业工作会议会场

 

坚持转型升级,注重发挥装配式建筑的示范引领效应。制定《姜堰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力促2020年全区新建房建工程装配化率达30%—40%。着力培植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工程为全省装配式示范工程,省建筑行业研究会2018年上半年在我区召开全省装配式建筑推广现场会。中梁首府壹号院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装配化率23%。从2018年7月1日起,从施工审图环节抓起,强制推广房建工程“三板”使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大力推广成品商品房建设,2018年以来碧桂园翡翠郡成品商品房竣工8.7万平方米,中天清华园3期、时代商业广场3号楼合计8.8万平方米的成品房已启动精装修。

坚持培大育强,重点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主力军作用。2018年以来,晋升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资质企业9家,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5亿元企业3家、10亿元企业2家,正太集团、锦宸集团、正威科技集团2018年施工总产值分别达270亿元、76亿元、72亿元。全区12家重点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2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80%,占全区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的70.1%。

坚持开拓市场,着力提高新兴高端市场的占比份额。连续三年举办全区建筑业外埠市场开拓推进会。2018年6月,在深圳举办了建筑业外埠市场开拓推进会暨2018中国姜堰(深圳)建筑业推介会,会议要求相关企业抢抓“一带一路”、中国(海南)自贸区海口江东新区、雄安新区以及“珠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和发展机遇,认真谋划,提前介入,力争在建筑业新兴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18年以来,新增3亿元规模市场8个,5亿元以上规模市场3个,10亿元以上规模市场1个,新增驻外办事处4个;新增2000万美元以上境外市场3个,境外营业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9.4%。

坚持两场联动,切实履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监管责任。落实局班子成员挂钩乡镇、园区及重点项目“双挂钩”制度;借力第三方服务,聘请安全专家对全区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大工程进行“把脉问诊”;建筑工地环境整治、扬尘控制与标化工地创建相结合,以文明施工推动安全生产;推行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提高监管效能。2018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坚持精准施策,努力提高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质量效率。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建工系统“千百十”人才引进培养工程,50家二级以上企业三年计划招聘1000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引进培养200名项目经理、招引30名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深入开展院企合作活动,先后组织特一级资质企业赴泰州高职院、南通航运学院开展人才引进培训对接交流。泰州高职院建筑学院正太班2018年新招30名大专生,南通航运学院水利工程学院齐达班达成意向协议。先后协调10多家银行30多笔银行转贷,累计筹措资金2850万元(不含财政周转资金)。

 

市人大代表视察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情况

 

锦宸集团承建的泰州市体育公园PPP项目

 

正太集团承建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19年全区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为“888”,即施工产值突破800亿元、税收达8亿元、新增二级以上资质企业8家。

 

抓产业转型,努力提高预制装配式比例,新开工房建工程预制装配式比例力超30%。倾力服务正太集团投资10亿元的钢结构装配式项目,建成全省唯一拥有混凝土、钢结构预制构件两大生产基地的市区。

抓市场转向,深耕优质市场,对重点建筑市场进行系统梳理,围绕完善产业链、价值链进行深耕细作,让这些传统优质市场持续焕发“第二春”,在优化东部传统建筑市场的同时,向蕴藏巨大商机的中西部市场转移。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探索海外工程项目运作模式,在巩固中非、南非、中东、俄罗斯等建筑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向拉美、中东、东南亚、南亚等建筑市场辐射,力争海外市场“由点及面”取得更大突破。

抓经营转轨,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探索直营项目模式,逐步推进单一承包制向承包直营制双轨转变,推动工程项目“直营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益。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着力推广骨干企业在工程总承包方面的经验做法,引导有能力的企业尽快实现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过渡。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深化运用“基建+金融”“基建+担保”“基建+运营”“基建+产业”等方式,加快适应新运营模式,不断向EPC、PPP、BOT工程领域进军,实现“强专业、育品牌”的良性发展,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抓结构转优,努力提高市政公路、装饰安装、水利航道、机场码头等方面的比例,降低房建项目的比例。力争到2020年房建工程、交通水利市政公用工程、电力消防化工安装工程施工总量占比分别由当前的79:15:6优化到70:20:10,努力实现我区建筑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14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