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堰法院:邻里纠纷二十多年,终于圆满化解......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日,一起持续二十多年、经历多起诉讼的相邻关系纠纷案,通过溱潼法庭徐军副庭长的多轮调解,最终圆满化解,双方当事人表示非常满意。

案件简介

原告韩某与被告江苏某公司相邻,韩某的房屋位于江苏某公司的厂区南侧,江苏某公司的厂区南侧建有一围墙,该围墙距韩某房屋大约一米。
据韩某反映,其房屋后原有一条三四米宽的道路,平时从该道路通行,后在其外出打工期间,江苏某公司在房屋后修建一围墙,影响了通行。
江苏某公司则认为,其所建的围墙系合法建筑,且厂房领取了不动产权证,没有侵犯韩某的通行权。后经所在地镇、村基层组织进行了多次调解均未果,双方矛盾激烈,韩某多次进行信访,纠纷未能得到解决,在当地影响较大,韩某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

承办法官徐军发现双方因相邻关系纠纷曾发生诉讼,经过多次调解,仍未能解决。为弄清案件事实,找出纠纷的焦点以及未能调解成功的原因,及时调取了此前的诉讼案卷,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电话沟通,听取双方的意见。针对案件特殊性,拟定案件审理思路,决定抓紧开庭审理,设法调解解决。
由于双方意见分岐较大,导致开庭当日未能调解成功。
庭后

徐军随即通知双方当事人,驱车前往现场进行勘验、丈量,向当地基层组织、村民进行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并组织进行了现场调解,由于双方均坚持己见,调解再次受阻。
为防止矛盾再度升级,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徐军决定强化调解。他多次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背对背调解,向双方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宣传法律,讲明利害关系,用以案释法来强调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还借用“六尺巷”的典故育教于人,劝告当事人各自退让一步,“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和气才能生财,大家各退一步皆大欢喜”。
最终承办法官徐军用温情打动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将厂区的南围墙向内后退1米,增加现有道路的宽度,让韩某出行更加方便。这起矛盾激化、持续二十多年的相邻纠纷案得以圆满解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