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点燃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日前,江苏泰州姜堰区召开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一批“人才强企”先进单位受到表彰。“人才强企”的背后是姜堰对“人才强区”战略的深刻理解和深耕细作。近年来,该区围绕招才引智、载体支撑、生态涵养等各领域持续发力,匠心打造创新创业的优质土壤,人才已经成为了高质量发展涓涓不断的源流。
坚持产业与人才融合互推,趟出创新创业的最佳路径
姜堰区坚持把人才元素嵌入产业发展中去,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聚焦“人才链”拓展“产业链”。突出乡情感召加快人才回流。深挖“教育之乡”资源富矿,倾力打造“堰归来”人才回乡品牌,通过“同城英才汇”“青年学子四季歌”等主题活动,铺就在外人才身归、心归、智归家乡“快车道”。精准设站布点编织觅才网络。依托重点城市姜堰商会、高校校友会等,先后在北京、西安、深圳等创新资源腹地设立一批引才直通站,推动创新要素跨“城”流动。把脉产业发展创设聚智平台。聚焦“2+2”产业领域,举全区之力举办“姜堰杯”双创大赛,探索“双招双引”新路径,打造“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四位一体资智高效对接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有效提升了姜堰区创新创业的环境黏性,推动人才和产业咬合成关联紧密的“齿轮”,驱动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坚持自主与开放两手并抓,铸就创新创业的最强支撑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姜堰区把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阵地作为集聚人才的重要手段,坚定不移走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推进之路。高标规划平台“筑巢引凤”。统筹布局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智谷软件园、科技大厦等孵化平台,扎实推进启航科创园、昆姜工业园、金博通科创园等产业园区建设。瞄准大院大所“借梯登高”。与中科院、哈工大、上海大学等大院大所开展全面合作,建成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大学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高质量“创新矩阵”和企业三站三中心“创新节点”。释放优势品牌“磁吸效应”。发挥江苏省人才促进会姜堰代表处、江苏海智专家联合会姜堰双创基地、江苏高层次人才(溱湖)休养活动基地三块“金字招牌”优势,加强与省人才促进会、苏商会等人才社团组织联系联动,释放“机构+平台”聚才引智的“磁石”效应。

坚持宜居与宜业相得益彰,打造创新创业的最美栖所
致力打造降成本、可预期、更“亲清”的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是姜堰区孜孜以求的目标。一方面,政策保障“直奔所需”。先后出台“姜八条”、“3+N”人才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人才20条等一系列优惠举措,组合运用项目资助、薪酬补助、岗位津贴、安居补贴等多类别奖补支持,让各类人才在“名利双收”中活力竞相迸发、才智充分涌流。另一方面,服务供给“直抵人心”。创立“堰归来”人才服务联盟,常态化开展“人才强企服务直通车”、“赢在人才”主题沙龙等活动,以“零距离”的作风让企业、人才真切感受“姜堰温度”;在全省首推“姜堰人才日”,聘任“姜堰人才形象代言人”,以一座城市的最高礼节向人才致敬……“墙内”事帮办到位、“墙外”事包办到底,通过高质量的保障供给,让人才创业无扰、创新无忧、创造无憾。

随着北沿江高铁、通沪铁路项目的有力推进,姜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加快,区位优势、空间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越发彰显。下一步,姜堰区将坚定不移循着“打造人才最优沃土”的目标指引前行下去,让创新创业这“一池春水”,在三水大地澎湃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