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审批+不见面服务 姜堰160个项目办理立项平均用时1小时
4月中下旬以来,江苏省姜堰经济开发区申报的“智能办公空间系统研发、生产”“环控物联大数据中心及新型洁净材料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等5个项目顺利通过虚拟审批联合初评。到目前,江苏雅风智能科技项目已成功备案,确定环评机构,正在进行总平设计;环控物联大数据中心及新型洁净材料研发生产正在进行厂区方案设计,做好迁址准备等。

“打包式”推进更高效。为帮助企业项目省时间,泰州姜堰区“虚拟审批”服务组对开发区申报的“智能办公空间系统研发、生产”等五个项目进行“打包式”推进,同时进行联合踏勘和联合初评。初评会上,虚拟审批成员单位详细了解5个项目的原辅材料、工艺流程等情况,就产业性质、生态环境、生产安全等方面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为项目顺利落地出谋划策。“针对需要新供地但未取得供地手续的项目,以及对审批事项之间互为前置、条件交叉、互相制约的,我们采取虚拟审批的办法进行审批。”姜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朱爱青介绍说,平均每个项目能节省23个工作日。

“外卖式”服务更贴心。以“提前介入、平行推进、垂直衔接”为原则,虚拟审批成员单位对报送的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核审查,出具审批意见。“这个项目需要对具体工艺流程进行细化,在确保电镀工序不涉及重金属的前提下,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网上备案,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在项目现场,服务组成员李翔向项目方保证。了解到泰州天目酒精项目需要变更注册资本,虚拟审批服务组当即与姜堰开发区项目服务专窗联系,点对点为其帮办代办。“就像外卖一样,服务送到我们面前,帮助我们解决审批疑难,既有速度,也有温度!”项目负责人苏平感慨道。

“个性化”指导更精准。为更好协调解决审批部门和项目主体提出的问题,服务组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微信群”的模式,为项目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全天候的线上服务。“我们已根据初评意见对项目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整,现在请各部门再看一看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建议企业立刻开展各类中介评价,为降低成本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中介机构。”在环控物联大数据中心及新型洁净材料研发生产的项目服务群里,项目建设方、园区负责人与虚拟审批成员单位适时互动,采取“不见面”方式指导项目完善报批材料,扫除立项障碍,加快后续工作的推进。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特殊时期挑战,姜堰区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虚拟审批、不见面服务办理方式,全力以赴落实“重大项目攻坚年”各项要求,已为160个项目办理立项,总投资额162亿元,平均用时1小时;不见面招标54个,办理施工许可17件,平均用时0.5天;已为等42个重大项目及时解决报批报建疑难,有力推进项目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