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惠民“零距离”
律师解答,为居民提供帮助;上门服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延伸触角,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零距离的法律服务,江苏泰州姜堰区司法局创新打造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走村入户“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面对面解答涉法难题,依法就地定纷止争,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深入企业农村举办农民工法治讲座21场次,发放法律宣传手册1000余份,受理、化解矛盾纠纷500多起,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1700多人次,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1件,为农民工讨回欠薪200万余元,取得良好成效。
统筹兼顾,规划“路线图”
整合司法行政服务资源,就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公证办理等多项百姓最常关注的服务内容,制作了“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站点指南”。
将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汇聚“一图”,提供服务网点简介、疑问解答和服务介绍。制作发放印有普法二维码的扇子、围裙、购物袋等普法宣传用品,引导群众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获得线上和线下法律服务指引,做到“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在此基础上,排定“时刻表”。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做到信息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根据群众法律需求列出各项法律服务办事清单,精简办事流程,推行容缺受理,变坐等群众“上门问诊”为走下基层“寻医治病”,每月定期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入户走访、进企服务,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法律服务,让群众“少跑路”。活动以来,已接待群众咨询600余人(次),通过预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件。

一窗办理,建好“售票处”
张甸镇梅垛村村民殷某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就因土地、树木等问题与邻居发生冲突,二十多年来,镇、村多次调解未果。“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得知这一情况后前往该村帮助协调处理,在律师、调解员、公证员等多方努力下,双方握手言和,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为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姜堰区司法局组织法律服务队,深入全区企业进行法律知识宣传、纠纷排查和预约受理等服务。分类梳理企业和群众提出的法律需求,能当场予以答复和解决的当场处理,坚决做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
针对疑难复杂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采用“订票”形式将问题带走,通过“专家会诊”、多部门联动的方式帮助解决。与此同时,借助镇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门回复,使公共法律服务由“有形全覆盖”向“有效全覆盖”转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

回访服务,提升“满意度”
5月7日,姜堰区法援中心为村民沈某指派律师帮助其解决交通事故纠纷,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日前,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对该案件进行回访,重点调查了解案件承办人员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情况,并听取受援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受援人对“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法律援助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姜堰区司法局建立健全服务回访制度,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的方式,了解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实效和质量,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优质高效,提高群众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