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堰区压实铸牢安全度汛“责任链”
日前,在姜堰区溱潼镇湖东圩,记者看到,十八站、八十八站两座排涝站正不间断进行排水,确保圩内水位与圩外水位差处在安全高度,目前经过排涝,水位已趋于稳定。

溱潼镇地处里下河地区,连续的强降雨使得水位猛涨,已超警戒水位。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该镇防汛指挥部将全镇400多名镇、村干部分工安排到具体圩区,每人安排400米巡查范围,确保在主汛期对全镇171千米圩堤,253座闸、站以及重点工程进行日夜巡查。同时,该镇还对防汛抢险突击队员进行紧急动员,确保遇到突发险情、灾情时,拉得出、打得赢。

据了解,6月份以来,我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二至五成以上,可能会发生较重汛情,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姜堰区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全面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以强化险工患段整改为主抓手,扎实做好全区防汛度汛各项工作,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做好防汛工作,姜堰区水利部门对城区闸站进行“地毯式”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行;住建部门对城区排水管网开展疏通清淤,制订低洼易受淹地段应急预案,落实抢险队伍,备好排水设备,保证及时响应;交通运输部门对在建路道影响的灌排设施摸底排查,并会同沿线镇村落实水系调整措施,确保灌排不受影响;各镇街、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带队,排查圩堤、圩口闸、排涝站等防洪工程隐患。其中,溱潼镇洲城村圩堤出水口坍塌1处,目前已维修加固到位;梁徐街道近10米U型渠倒塌,已及时整改修复。此外,该区还借助融媒体平台,及时公布防汛防旱、重点水利工程、5000亩以上联圩、险工患段责任人名单,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报送各类防汛动态,每天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情,第一时间测报反馈至各镇街及有关部门,为科学调度、安全度汛提供参考。

淤溪镇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领导干部分工到圩,其他成员分段包干,险工险段、圩口闸、排涝站责任到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镇村两级干部、民兵营长、志愿者组成防汛应急小分队,一旦出现险情,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同时,对全镇29个圩堤、121座圩口闸、89座排涝站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影响行洪排涝的河道予以清障,清除沉船6条,清除地笼近100条,确保安全度汛。此外,该镇还组织动员农户排除田间积水,做好农植物防渍工作。

娄庄镇袁联村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受上游来水和持续降雨影响,村内多处河道水位持续上涨,多次超越警戒线。面对汛情,袁联村全体党员干部闻“汛”而动,第一时间成立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突击队,兵分三路,清除河道内的堆积物,确保排水河道畅通;做好全村12座圩堤、17座排涝泵的全天候巡查工作,防止排水设备出现故障;做好防汛宣传工作,告知村民不能在汛期进行捕鱼捕虾,不能在危险区域停留或行走。
下一步,姜堰区将持续关注汛情变化,针对城区、集镇及工业集中区、高效农业园区等重点防洪区域,压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切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打好打赢防汛抗灾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