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8月07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一港衔接江海河,开辟联运新航模式

2020-08-05 09:18:12

日前,江苏省泰州市内河集装箱第一港——姜堰港忙碌而有序。港区码头上,一个个集装箱正在装卸,旁边的货场上整齐地堆码着各种颜色的集装箱。

姜堰港是泰州市首个内河集装箱港,地处姜堰经济开发区,由姜堰经开集团投资,优力博集团运营管理,现有岸线429米,集装箱作业泊位3个,待泊泊位3个,陆域面积6万平方米,吞吐能力为10万标准箱。

姜堰港5月18日正式开港至今,已有姜堰至南通、姜堰至太仓、姜堰至上海三条航线,集装箱运输船舶也由开港时的两条增加至现在的四条,目前吞吐量达1183只标准箱,预计年底吞吐量达到1万标准箱。

“江海河”联运,助推姜堰港口“沿江靠海”

多式联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运输组织与方式的重要指标。姜堰港位于新通扬运河与许陆河的交汇区域。姜堰港的开港,让以姜堰为代表的泰州腹地以及半径在200公里范围内的盐城、南通、扬州等地,原先用集装箱卡车运到上海港、太仓港清关出口的外贸货物,均可直接从姜堰港通过水路运达,也让姜堰港口实现“沿江靠海”,标志着姜堰内河交通向多式联运、综合类港口发展迈出开创性一步。

“上海港”延伸,助阵产业集群“谋篇布局”

姜堰港的开港,对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健康发展也是意义重大。姜堰港开港后被外界视为发展空间广阔的新生代内河集装箱港,并获得了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年蝉联世界第一的上港集团的关注,特给予了一系列“优待”,使其等同于上海港的“延伸”。上港集团将一批空集装箱固定置于姜堰港,确保出口货物一到港口能够立即装箱,提高物流效率,姜堰港的集装箱轮也可直接开进上海港作业区,集装箱预提费和仓储费均无需缴纳。未来,姜堰港将增加更多配套功能,打造内河集装箱物流产业链,强劲吸引周边的“新增箱量”,成为泰州“江海河”联运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助力港口经济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泰州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陆改水”运输,助力企业物流“减负降本”

姜堰港开港后,周边很多企业逐渐采用“陆改水”物流模式,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帮企业节省物流成本,优力博集团聚焦市场需求,着力打造‘陆改水’产业链,帮助外贸企业将原从陆路运输的集装箱改为水路运输,目前该业务在江苏、安徽两省快速壮大。”优力博集团董事长李冰介绍。运输费、提箱费、仓储费等几项费用的节约,将为企业带来可观效益。华丽塑料是姜堰的老牌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及非洲等地区。该公司年出口约3万标准箱,以前都是采用集装箱卡车运输,现采用“陆改水”物流模式,每年可以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

7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