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水、治水、护水!姜堰全面打响“碧水保卫战”!
连日来,在姜堰区梁徐街道周埭村十学沟小流域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3辆大型挖掘机分区日夜挖土作业,歇人不歇机;20多名工人分布河岸两侧,忙着铺设模块生态砖为河道护坡,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项目技术人员周存平说,十字沟的整治长度为1.1公里,现河道护坡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9月份竣工,到时将再现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生态风景。

周埭村十字沟的整治是姜堰全面打响“碧水保卫战”的阵地之一。近年来,姜堰以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新起点,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引领,坚持系统治水、精准治水、依法治水,不断推进河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逐步修复了水生态功能,全面提升了水环境质量。上半年,4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

源头防控“管水”是“第一仗”。姜堰做好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同时,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稳步推进镇村污水治理PPP项目实施,完成了老通扬运河沿线24个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和24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新铺设城区污水管网17.4公里,实现城区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姜堰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按照“查、测、溯、治”要求,以主城区和新、老通扬运河“一核两带”为重点,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无人船声呐探测等技术手段,常态化开展入河排口溯源整治工作,累计排查入河排口1817个。

“治水”是这场战役的“主力战”。姜堰将河湖“两违”整治工作向全区226条镇级河道、69条村级样板生态河道延伸,实现区镇河道“两违”整治全覆盖,共排查整治区级以上河湖“两违”问题283处、镇村河道“两违”问题459处、非法设置渔网鱼簖1421处、吊蚌养殖1206亩、扒翻种植197.8万平方米。同时,集中连片整治农村河道沟塘393条,高标准实施15条河道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113条区镇村三级生态样板河道等,生态治理单塘河、东方河、中干河北段、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等骨干河道,倾力打造“秀水环城、丽水绕村”的“环水”生态名片。前段时间,姜堰还开展了城区河道船舶专项整治行动,累计破解拆除违章占用河道船只281条,与30余家船舶企业签订安全与防污责任书。

保护与“管治”并重,方能守护碧水清流。姜堰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在全省首创“智慧河湖”管理系统,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手机客户端等技术,及时发现河道存在的问题,逐级实现问题整改、销号、闭环,掌上治水护水全程管控。姜堰还成立了上万人的河湖志愿者队伍,聘请了262名“民间河长”、14名“河长制工作社会监督员”,高频度开展“护河爱河党员先锋行动”“护河爱河巾帼行动”“护河爱河小河长行动”等系列活动,筑牢护水的铜墙铁壁。
姜堰区水利局局长许健说
下一步,姜堰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空间品质管控,突出绿、水、文“三脉”联动,统筹推进治污、增绿、净水工程,切实打起生态文明大旗,建树美丽姜堰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