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5日
新闻详情-首页

姜堰:苦练“铁脚板” 矢志为民生

2020-10-14 09:17:42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姜堰区民政局党员干部

发扬“铁脚板”精神,

苦练“铁脚板”功夫,

排查解决民生问题,

补齐民生短板,

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勤跑腿

及时救助显温情

社会救助是最基础的民生保障,姜堰区民政局大胆探索和研究,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一双双勤腿脚,发现问题,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强镇(街道)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彰显了救助的温情。


在今年的入户排查时,该局发现顾高镇千佛村二组的俞某。经调查,俞某46岁,油漆工,年初被确诊为大重病,不能正常外出打工,家中有一女儿12岁上小学,妻子多年前外出至今杳无音信。得知这一情况后,顾高镇根据新的实施意见,及时给予该户临时救助,同时根据该户家庭收入情况,为其办理低保,及时维护医疗待遇。


齐步走

三色管理露真情


全面开展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工作,率先落实“应保尽保”,联合司法、法院等部门,切实保障困境儿童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益。在今年的困境儿童定期排查中,发现大伦镇东徐村一名名为亮亮的12岁儿童无人照护,其父亲于去年4月份去世,爷爷于去年7月份去世,相依为命的奶奶也于去年11月份突发心脏病去世,母亲李某(化姓)离家出走。姜堰区民政局第一时间与大伦镇对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确保该儿童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联合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大伦镇召开了关于“事实无人抚养”等相关问题的协调会。今年4月24日,姜堰区民政局函请该区检察院支持起诉姜堰区社会福利院申请撤销李某监护资格一案。8月6日上午,该案在姜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是姜堰区首例以支持起诉的方式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经调查,亮亮本人及其远房亲属均表示同意由该区社会福利院行使监护职责,李某作为亮亮的母亲,怠于履行监护职责,为规避法定义务,长期音信全无,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因此,法院判令撤销李某的监护权。


实施“三色管理”试点工作,打造三个“百分百”关爱指数,编织七彩童梦。在困境儿童较多的张甸镇,建立“蓝黄绿”三色档案库,建档覆盖率达100%。根据姜堰区民政局的要求,张甸镇对全镇困境儿童开展摸底排查,根据困难程度从高到低,建立“蓝黄绿”三色档案动态管理库,做到精准识别,一人一档,动态调档。


开展“蓝黄绿”三色关爱活动,活动覆盖率达100%。根据困境儿童实情,从扶贫、扶智、扶志三方面开展品牌关爱活动。


蓝色生活保障落在小上,积微成著。

实施“成长礼包”项目。由结对志愿者每月上门配送2次食品类成长礼包。目前,已对43名蓝色困境儿童配送“成长礼包”10次。实施“安居梦”计划。对在档困境儿童住房逐一实地踏勘、入户评估,确定需要改造房屋4户、翻建1户、修缮3户,目前已动工实施。开展“欢乐童行,健康守护”免费体检。联合镇卫生院对困境儿童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政策保障“月核季查”活动。及时帮助新增孤儿申报孤儿救助,每月核查保障资金发放情况,确保应保尽保。


黄色学习关怀落在实上,实处见效。

开展“温馨校园”活动。与困境儿童任课老师对接,由任课老师日常结对挂钩辅导学习,目前共有76名教师参与结对。开设“才艺小课堂”。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定期开讲书法、绘画等课程,丰富困境儿童课外生活,目前已开展“才艺小课堂”4期。


绿色心理疏导落在细上,细处暖心。

举办“困境儿童圆梦计划”活动。对照志愿者走访的“微心愿”清单,以“情暖童心·圆梦微心愿”为主题,开展集体生日会。举办“战疫情、爱回家”专场招聘会。梳理本地企业用工需求,举办专场招聘会,留住外出务工父母,给予留守儿童更多陪伴,目前已促成21人签订用工合同。


构建“蓝黄绿”三色保障机制,保障覆盖率达100%。从人员、经费和政策三方面精准落实,确保关爱工作不断线、全覆盖、见长效。

建立蓝色关爱队伍,实现结对精准。

整合和招募社会志愿者、爱心人士加入,成立“小青甸”、“解语花”、“益加亲”等志愿服务队,制定结对走访工作表,明晰关爱内容。今年以来,166名志愿者已经开展结对关爱走访1300多人次,梳理出“微心愿”276条,并逐一落实,助心愿变现。


落实黄色经费保障,实现资助精准。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渠道筹资,落实经费保障。在前期投入5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张甸镇政府已与区红十字会签订“博爱童行”公益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公开募捐200万元,用于困境儿童学习教育支出。


制定绿色保障制度,实现规范精准。

出台《张甸镇困境儿童关爱工作机制》,明确了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工作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联席机制,实现困境儿童关爱工作从定人向定岗转变,推动关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


必留痕

创新服务贴民情


姜堰区户籍人口73.4万,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21.3万,占总人口的29%。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姜堰区民政局利用泰有福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养老服务热线等载体,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低保、五保等政府补贴对象及80周岁以上政府普惠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清洁、修剪理发、个人护理、健康管理等一系列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解烦恼。


今年87岁的田耕旺一人独居,随着年龄增长,很多生活琐事力不从心。自从政府实行居家养老服务后,只要打个电话,助老员就会上门提供服务,老人的生活方便了许多。“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我非常支持。他们是预约服务,需要的时候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会帮我们量血压、打扫卫生……生活服务样样都行,我觉得很满意。”田耕旺笑着说道。


除了居家养老服务,姜堰区民政局还创新与江苏有线联合推出专为老年观众打造的文化养老服务平台——“孝乐神州”,分为孝悌、专家问诊、养生健体、老年大学、那年影视、东方大剧院等多个版块,满足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丰富、精神充实、心情愉悦四大诉求。老年观众只需动动遥控器,就可以在家中学习健康养生知识、体验老年大学等,足不出户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该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联合在顾高、白米两镇开展“文化养老”试点,为约1万户60岁以上老年人用户提供3年的“孝乐神州”互动节目服务。

65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