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紧盯家庭小细胞,做活文明大文章

日前,中国文明网对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候选名单进行了公示,来自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的黄顺梦家庭位列其中。近年来,张甸镇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在全镇范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得到发扬光大,乡风民风得到明显改善。
谋新举、创特色,提升文明家庭吸引力

张甸镇立足本镇实际,运用创新思维,在文明家庭评选工作的宣传形式、评选途径、推荐办法上统筹推进,不断提高基层群众对文明家庭评选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广播等阵地营造家庭文明建设氛围,组织志愿者入户宣传家庭文明建设,吸引广大基层家庭积极参与,使文明家庭评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创新开展“六好少数民族示范户”“文明户”系列等先进典型评选方式。制定“文明户”系列评选三年实施方案,将“文明户”分为“文明家庭户”“文明标兵户”“十星文明户”三种类型,逐年递升评比比例。今年年底,各村“文明家庭户”比例将达到85%,“文明标兵户”比例到达50%,“十星文明户”比例达到15%。通过发动群众广泛参选,更多文明家庭被挖掘,形成了阶梯式储备;发动基层群众担任文明家庭的发现者,各村将先进典型的推选权、评议权交给群众,以网格为单位召开会议,投票选出村级“文明家庭”,再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投票选出镇级“文明家庭”,并与“姜堰好人”“文明家庭”等典型评选有效衔接,打通典型输送管线的“最后一公里”。
建机制、搭平台,夯实文明家庭支撑力

张甸镇通过建立一系列机制体制,搭建培育阵地,发掘更多文明家庭的典型代表,全力做细做实文明家庭户系列评选工作。2018年,张甸镇在原有的“文明户”评选的文件基础上,创新推出《关于组织开展“文明户”系列评选工作的意见》的三年计划。力争通过三年的评选计划,引导群众向上向善,提升乡风文明整体水平;加强纪律督查。一方面,各村逐层逐级审核把关,及时将各类当选的“文明户”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广泛监督。另一方面,镇党委也对各村“文明户”系列评选工作进行督查备案,对工作开展不力的村适时启动问责程序,避免让“文明户”系列评选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制度保障的同时,张甸镇力求将“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领效应固化,在全镇范围内建立一批文明家庭培育阵地,美德善行榜、“红色走廊”、党员组织生活馆、张甸乡贤馆,以及覆盖全镇的应急广播,通过以点串线的方式,让基层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和崇高荣誉。
颂典型、扬正气,扩大文明家庭影响力

张甸镇在选树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上不断探索,运用多种形式扩大文明家庭的影响力。每年通过邀请媒体来镇采访、宣传部门撰写事迹材料等方式,对评选出的“文明家庭”进行宣传报道,先后在学习强国、泰州日报、姜堰日报等主流媒体,推出了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人物事迹;将“市文明家庭”李开诚的事迹改编成小淮剧《父还子债》,通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讴歌诚实守信的感人篇章。以“省文明家庭”黄顺梦为原型,制作出反映少数民族妇女从孤身来姜到反哺社会的微电影,在学习强国APP上推广,产生了热烈的影响;每年在总结表彰大会上集中表彰各类文明家庭,通过物资和精神奖励,形成家家争当典型的生动局面。今年共表彰镇级文明家庭7745户,达全镇总户数的35.1%。另外,还出台道德模范奖励和扶助的实施办法,对困难家庭给予及时关爱帮扶,在全镇上下营造关爱帮扶文明家庭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