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变“随手扔”为“随手分” 姜堰区罗塘街道涌现垃圾分类“优等生”
日前,罗塘街道老庄社区设立垃圾分类红黄黑榜,褒扬“优等生”,鞭策“后进生”,对黑榜住户逐一上门宣传指导。社区更换了老旧垃圾桶,设置了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并每天安排专人清洗。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加快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的具体实践。罗塘街道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活动,进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老庄社区宣讲台前,社区工作人员给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家里的灯管、电池、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厨房里面的青菜、鱼和虾属于厨余垃圾,其余垃圾包括餐巾纸、卫生间的备用纸等。”
老庄社区还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居民宣传分类知识,解决分类难题,共建美丽生态家园。老庄社区居委会主任高洁说:“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行动,能够帮助我们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了做好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电子显示屏和横幅、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通过有奖小问答、征信垃圾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
走进罗塘社区金湖湾小区,迎面可见各式各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小区各楼道及主要路段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指导图,进一步规范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志愿者们开展“敲门行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目前,城区构建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准确率,形成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王颖说:“垃圾分类工作利国利民,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我们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党员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到所在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发放宣传手册,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垃圾分类的参与率。我们中心投放了垃圾分类设施,在每个小区都投放了垃圾分类亭,在亭子里面有垃圾分类桶,分为可回收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我希望居民在垃圾分类的投放准确率上还要再提高一些。我们要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