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江苏姜堰溱潼镇:多措并举,共护碧水清流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多措并举,进一步将“河长制”工作向纵深推进,保障辖区内河湖生态健康良好。

新农村、新环境
部门联治,推进责任同步
该镇及时调整《溱潼镇镇、村级河长名单》《溱潼镇“河长制”工作实施意见》,全面建立区级河道、镇级河道、村级河道、村庄沟塘四级河道管护体系,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党政领导人一起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各部门和村联合抓”的新布局,做到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新局面,实现大小河道沟塘都有人管的河长制网络全覆盖。该镇主要负责人担任一级河长,班子成员担任二级河长,织密责任网络,确保“每一条河流都有人负责、每一片沟塘都有人看管”。

河湖生态良好
专项治理、推进生态同步
今年下半年,溱潼镇共打造样板河道4条,其中镇级样板河道1条,村级样板河道3条,为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治理目标,落实“一片一策、一河一策”河道治理方案,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水环境管理办法,重点围绕“两违”“两清”,定期组织村自查互查,形成互相比较的竞争压力,镇严格督查考核,压实责任,做到河道岸线日常巡查与重点区域重点检查同步开展,保护水生态,促进水文明。截至目前,共整治扒翻种植2600平方米,河坡垃圾堆放49处,杂树、沉船等阻水障碍物159处。

打捞水草,保持水环境
系统治理,推进管护同步
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溱潼镇严格落实“六无四有”河道管护要求,在区级河道、镇级河道之间设网拦截,有效减少了河道内“三水一萍”的流通,大大减轻了河道保洁压力,使得保洁工作事半功倍,做到“即有即清”。同时,在部分河道探索水生植物、可食地景的发展前景,在镇级河道夹河,村级河道二场北河、三里泽庄内河、新城区内河等河道进行试点,并逐渐向全镇推广“水生植物、可食地景”新模式。
粉美人蕉、芦苇、荷花、水葱等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质,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使得河边小路成为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可食地景是该镇为治理扒翻种植作出的新尝试,在部分有条件的河坡统一规划种植具有观赏性的蔬菜品种,如紫色的茄子、青色的青椒、红色的番茄、黄花菜、菊花菜、韭菜等,不仅可以组成图形供人观赏,还能让游客自行采摘创收,并化堵为疏,解决扒翻种植这一老大难题,可谓一石三鸟。这两个新尝试、新做法进一步提高近水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定目标任务不动摇,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溱潼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