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4日
新闻详情-首页

姜堰区大伦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民生样本

2020-11-30 09:40:24

“奶奶,祝您生日快乐!”在姜堰区大 镇万维养老中心的食堂里,志愿者们和其他老人正在给王奶奶庆祝生日。王奶奶戴着生日帽,乐呵呵地跟大伙儿一起吃着蛋糕,这是“青益大 ”志愿服务队服务日活动的温馨场景。近年来,大 镇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构建整合化平台、建设常态化队伍、打造品牌化活动、开展精准化服务,描绘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画卷。

注重资源整合,统筹“源头活水”

按照“一体整合、镇村覆盖、全域推进”的创新思路,大 镇坚持高位推动,高起点组建、规范化运行、分层次管理、机制化保障,以系统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夯实平台基础,采取“转型升级为主、整合开放为辅、新建改建为补充”的方式选择位于群众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具有一定辐射面的区域统筹阵地推进,截至目前,已建成实践所1家,实践站15家,用小“自转”撬动大“公转”,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要求,该镇推动上下联通,形成以“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共同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整体服务效能,扎实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组合拳”。

聚焦民生需求,撬动“幸福支点”

“大妈,您看一下,这清单上的志愿服务哪些是您需要的?后续会有专业化志愿者为您服务。”“有需求,找志愿者。”已成为大 群众的共识。


为推动队伍建设多元化,该镇建立由“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网格员+社会组织+N”组成的“4+N”特色志愿服务队,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分类分众做实做细文明实践内容,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积极对接群众“需求端”,实行群众对服务“点单”,提高文明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供需匹配度。同时大力挖掘特色服务项目,建设“云库”,分类指导爱心组织和志愿者提供菜单式服务,先后打造了“N+爱阳光行动”“志愿大 同筑梦想”“马如松工作室”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感。

完善全链机制,助推“落地生根”

“我上次提交的希望开展棋友对弈活动的愿望被列在清单上面了呀!”看到微信群里公示的本周实践活动清单,茆戚村村民王洪兴致勃勃地报名参加。

据了解,大 镇注重发挥新媒体优势,以“线上信息引导+线下落地互动”的模式,健全完善线上线下互相延伸的“互联网+”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供需对接问题,促进文明实践常做常新。通过建立理性有序的群众参与机制,优化考核评价等手段,构建制度清单,不断破解工作方式不适应与资源不足的难题,着力构建精准化、常态化、优质化的服务工作机制。

此外,为建立完善的资源保障机制,该镇坚持区域化联动,打破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大力协调人力资源与政策支持,按照“平台+队伍+组织+项目”的模式,合理配置志愿者服务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平台运营特点的志愿服务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实现文明实践均衡发展。

89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