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争创省级高新区为抓手,致力在“高新”内涵发展上探新路!方针调研高新区时强调……
12月3日,区委书记方针调研姜堰高新区时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新时代姜堰精神,以争创省级高新区为抓手,致力在“高新”内涵发展上探新路,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高效能治理,全力争当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区领导薛金林、花再鹏参加调研。

高新区如何创成省级高新区
高质量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如何
“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哪些亮点思路
目前制约发展的困难问题有哪些
带着这些思考
方针走访了高新区这些企业
正帆半导体

方针首先到正帆半导体走访调研,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听取企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方针希望,企业要结合发展实际以及市场形势,立足技术和行业优势,认真排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园区、部门要加强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企业在用工、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高效、贴心的服务。
中云智慧

中云智慧以研发行李包裹分拣线、闸机系统、重大危险源监管平台等产品为主,广泛应用于海关、国检、边检等部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方针走进企业展厅,听取产品应用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方针鼓励企业负责人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做强企业品牌,为姜堰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锐美汽车零部件公司

锐美汽车零部件公司专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水冷机壳,多项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方针希望企业负责人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升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水平,努力以核心技术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座谈会上,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方针说,今年以来,高新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发展成效好、产业势头好、精神状态好,区委对此高度肯定。

就下阶段工作,方针指出——
在产业发展上求高新
胸怀大局 服务全局 开辟新局
加快推动主导产业提层次、强特色,进一步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加强“链长制”研究。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挑大梁、唱主角,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进落实、培大育强。
在项目建设上求高新
项目更具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以项目建设大突破带动园区各项工作大发展,紧抓“三比一提升”项目、“五比五突破”竞赛项目、年底集中观摩项目、明年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落实好工业企业培大育强“111”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以“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确保企业问题在一线发现、一线会商、一线解决。
在科技创新上求高新
培育高新企业 建优创新平台 推动上市挂牌
增强园区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梯次攀高”,促进企业从加工配套向自主研发延伸。助推企业“攀大附强”,推动创新成果转换,确保2021年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增至10家。帮助企业“借梯登高”,围绕企业上市挂牌“4211”三年行动方案,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实现几何级、裂变式增长。
在人才引进上求高新
“求才若渴”
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既要招引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也要招引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创新采用共建科研平台引才、专项计划引才等模式,加速“高专精尖”人才集聚。加快扬帆邻里中心等公寓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更大空间。
在园区功能上求高新
投资的创业园 生活的宜居城
规划起点要高,系统布局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区、生活配套区和商务商贸区,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局面。园区形象要新,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完善园区路网建设,做好重要节点、重要通道的绿化亮化。配套设施要全,完善智谷软件园、科技创业中心等载体功能,为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
在社会治理上求高新
提高治理水平 创新治理方式
坚持党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坚持联动融合,将“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作战”;坚持群众参与,将“政府包揽”转变为“共建共治”;坚持力量下沉,将“层层上报”转变为“源头化解”。
方针强调——
一切工作的核心要素都是“人”,高新区班子追求要高,进一步跑出创新驱动加速度,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气象要新,始终秉承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努力在项目招引建设、园区改革、高质量考核等工作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同时,要做好园区改革后半篇文章,主动顺应新形势提升能力、适应新要求转变作风,确保改出活力、改出动力、改出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