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4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张甸镇:“爱童行”护困境儿童童年出“色”

2020-12-07 09:22:28

斑驳的老五架梁,红色的地砖长出青色的苔藓,未粉刷的墙面上挂着老旧的日历,屋里唯一的电器是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小朋友站在瑟瑟的寒风中,一双小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凉拖鞋。这是2020年年初疫情期间,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小青团”志愿者们摸排各村儿童居家上“网课”情况时看到的一幕,了解到小朋友是一名孤儿,大家迅速组织捐款,短短三个小时内,全镇就有近40位爱心人士捐钱捐物。

为持续关注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切实解决这群孩子的生活难题,张甸镇确定了以“爱童行”为主题的关爱困境儿童党委书记项目,建立健全困境儿童“蓝黄绿”三色档案,构建全覆盖结对关爱机制,开展“1+N”系列关爱活动,为全镇困境儿童的成长筑牢关爱屏障。

突出精准识别,首创“三色”管理,实现找准“人”。坚持镇村联动、科室互动,对照困境儿童标准,要求各村居以网格为单位,采取进村入户、座谈走访的方式,逐村逐网格逐户登门排模,核准全镇困境儿童126户,134人。针对困境严重程度,首创“蓝黄绿”三色档案,建立张甸镇困境儿童动态管理信息库,其中蓝色为孤儿、事实孤儿、重残重病特困家庭儿童,共有42人;黄色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单亲重病困难家庭儿童,共有54人;绿色为残疾或患病贫困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共有34人。10月19日,张甸镇作为省困境儿童“四色管理”的发源地,成功承办全省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和保障现场会,国家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司长倪春霞同志莅临现场调研指导。

突出精准关爱,做实志愿服务,实现暖好“心”。成立“小青甸”“解语花”“益加亲”等5支志愿服务队,每月2次配送成长礼包,包含肉类食品、牛奶、奶粉、新鲜水果等,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所需营养。目前,已配送14次,送出“成长礼包”588个。实施“安居梦”项目,对在档困境儿童住房逐一实地踏勘,安排专业人员入户评估,确定需要改造房屋4户,其中翻建1户,修缮3户,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联合张甸卫生院对77名困境儿童免费体检,对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动态跟踪管理。开展“温馨校园”活动,组织镇域内中小学校教师利用课间、放学以及周末时间跟踪负责学习辅导。目前,已为困境儿童开展学习辅导800多次。开设“才艺小课堂”,充分利用张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级困境儿童关爱之家,定期开展书法、绘画等课程,丰富困境儿童课外生活,已开展7期。

突出精准保障,强化资金管理,实现兜好“底”。主动与学校对接,梳理困境儿童不同学年所需的教育刚性支出,与区红十字会签订“博爱童行”公益项目合作协议,启动实施公开募捐,短短数日募集捐款145.82万元。制定《张甸镇“博爱‘童’行”公益项目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所募集资金全部汇入区红十字会专用账户代为管理,政府先行垫付开展活动所需资金,凭出具票据明细等向区红十字会申请报支,同时,区红十字会对资金使用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突出长效管理,完善体系机制,实现守好“门”。按照《张甸镇“爱童行”关爱困境儿童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关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组织机关各部门、志愿服务队、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困境儿童的结对挂钩,从而避免了因人事调整造成关爱工作的间断。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开展入村入户走访,对新增符合救助标准的困境儿童及时纳入关爱保障,对不符合救助标准的儿童要及时予以退出。建立困境儿童联席会机制,由党委书记牵头,多个职能部门参与,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研究、探索和解决困境儿童关爱相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近日,张甸镇人民政府邀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对“爱童行”书记项目开展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爱童行”项目已经实现了四个100%,即动态建档率达100%、结对走访率达100%、活动覆盖率达100%、群众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达100%。四个100%,既是广大群众对“爱童行”项目的认可,更是对张甸镇推动民生实事的激励和鞭策。

83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