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6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白米镇:架起政协“连心桥”,画出最大“同心圆”

2020-12-17 10:10:17

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发挥政协“连心桥”作用,积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区域治理现代化。

“立”字当头,以“三个深化”启动组织体系新模式

深化制度体系。白米镇立足制度改革,完善治理体系,扎实推进政协制度建设及社情民意办理流程,在强化委员履职管理、密切联系委员等方面加强制度供给、健全制度体系,促进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结合白米镇实际,不断完善特邀委员履职考核机制,为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筑牢制度基础。今年,在特邀委员考核中细化“协商议事”与“调研课题”任务,进一步激发特邀委员履职的主动性,助推工作更加高质高效。

深化队伍建设。作为政协工作主体的政协特邀委员,白米镇立足实际,通过系列激励机制,鼓舞广大政协特邀委员加强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的履职作用,为全镇中心工作做出更大贡献。不断挖掘、培育高校优秀教师、基层经验丰富的村干部、村居民代表及乡贤达人等,成立“人才库”“智囊团”,以充实队伍力量。

深化理论武装。为有效发挥政协特邀委员队伍职能作用,白米镇政协立足全年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式教育,提升特邀委员知识储备能力,更好地服务全镇大局。并要求特邀委员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镇党委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把上级政策和白米镇特色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有效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共组织委员集中学习4次,并围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发展再攀升”大讨论活动组织外出学习。

“建”上发力,以“三个加法”创响政协履职新品牌

“单+双”打造阵地。白米镇积极落实建设“有事好商量”议事室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打造阵地。目前,“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已经在白米镇实现全覆盖,镇级议事室1家,园区议事室1家,村级议事室17家,“协商小院”2家。同时,有6家议事室根据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充分结合“说理室”“农家书屋”等建设议事室,让“有事好商量”更具融合性和共享性,进一步提高活动室的利用率,让政协在基层画出最大“同心圆”。

“内+外”丰富活动。白米镇创新活动形式,依托“协商小院”,鼓励议事会成员“走出去”“沉下去”,严格按照协商议事流程,认真细致开展调研协商,由“室内协商”向“室外协商”转变,由“集中协商”向“现场议事”转变,以提升协商议事的实效,真正让“有事好商量”在基层发挥巨大作用。截至目前,镇村共开展活动20余次,征集社情民意7条,落实“道路修整”、“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项目10余件,收获群众无数好评。

“质+效”确保落实。白米镇先后召开协商议事室建设推进会,并通过向先进镇街“取经”,对各村政协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交流,高质高效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同时,融入“基层治理”“经济发展”“民生实事”三大项目,通过有效衔接、相互赋能、凝聚共识、化解矛盾,把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传递到基层群众,把基层协商中的共性问题反映给党委政府,切实发挥“好帮手”作用。

“面”上生花,以“三个提升”迈向政协工作新征程

提升文史征编的实效性。白米镇政协文史工作站充分重视改革开放史料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勇于推进工作实践创新。将全年文史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层层压实责任。共征集高质量的文史作品7篇,其中“红色记忆”作品3篇,“三亲”史料4篇。

提升民情调研的覆盖面。白米镇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坚持让委员唱主角,要求每位委员每年至少反映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并列入委员履职档案。同时,集聚委员的专业资源和社会力量到村组、到企业、到学校、到机关开展调研,多维度、多角度做好思想引领、政策宣讲、释疑解惑等工作,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提升服务大局的向心力。白米镇政协围绕服务“基层治理”“经济发展”“民生实事”三大项目,凝练出“三进三服务”特色工作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帮助解决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服务新时代新发展全局中,彰显人民政协的独特价值和新的作为,为白米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9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