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4日
新闻详情-首页

姜堰区天目山街道:亲子阅读,暖心伴成长

2020-12-21 09:54:27

“今天刚拿到《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宝贝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还问妈妈,妈妈,毛毛虫为什么一直都吃不饱呀。”半个月以来,张玉霞开始在微信朋友圈“打卡”,记录她与儿子的亲子阅读历程。

据了解,为了引领更多家庭融入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天目山街道开展一系列亲子阅读活动。14天故事书打卡行动、书籍交换会、萤火虫故事会......不同种类的活动,让亲子阅读正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自觉行动。

孩子阅读的“起跑线”

“我是一名‘80后’,与许多人一样,爸妈忙于工作,我童年时期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因此小时候并没有太多与家长一起读书的经验,所以我现在很重视对女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会尽量多抽时间陪她读书。”年轻妈妈罗蓉表示。

“我们家的孩子,其实是有点腼腆的。一开始只是我在讲,后来有一天,我讲了个和以前题材差不多的故事,他突然跟我说,‘妈妈,你这个故事已经讲过啦。’我问他,那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他说‘是我最爱的小青蛙啊。’”年轻妈妈宗旭激动地说,“我没有想到,其实孩子们记得我们每次与他们相处的时间的,后来我听幼儿园的老师说,小家伙到幼儿园还会跟小伙伴分享他听到的故事,这段时间下来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宗旭说,怀孕后,她就买了很多绘本,纸板的、立体的,黑白的、彩色的,平装的、精装的......应有尽有。“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讲给孩子听,没想到平日里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一下子就安静下来,眨着眼睛好奇地看着书里的图画。”宗旭说,与身边的同事、亲戚、朋友交流后才发现,自参加亲子阅读系列活动后,越来越多家长开始自觉陪伴孩子进行阅读。

家庭“精神后花园”

相伴共读,书香四溢。一系列亲子阅读伴成长活动,让一个个家庭在以书为媒中,找到以爱为伴的新方式。在康华社区,共享书屋成了亲子阅读的有效载体;在工联村,每个月的“5分钟啄木鸟”故事分享会让孩子们享受书本的乐趣;在锦园社区,“诵读经典,传承家风”亲子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自去年成立以来,天目山街道团工委联合各村居,把亲子阅读作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明创建的重点工作,大力推动,广泛开展,引起强烈反响。“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中国古语,正在天目山街道不断丰富新内涵。

“这么多场活动下来,很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家长变了’。刚开始时,每次活动都需要宣传,而且多半来的是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和孩子。现在,大家的意识转变了,越来越多父母积极参与,有的还自发成为了受孩子们喜欢的‘故事爸妈’,从参与者变成了服务者。”天目山街道康华社区党委书记钱小霞感慨道。

困境儿童共沐阳光

“以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也不太懂得怎么样跟孩子交流。正好疫情期间,让我可以和孩子多一些接触,每天晚上的亲子共读,让我和孩子在书香中共同成长,关系变得更加亲密,阅读也成为我们今后要坚守的家风。”一位在四川工作的妈妈参加完“14天故事书打卡”后深有感触地说。

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都能参与其中,是天目山街道的重要关注点。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天目山街道通过爱心捐书、结对关爱、阅读指导等方式,让困境儿童沐浴在亲子阅读的阳光下。

除了部分留守儿童家庭参加“14天故事书打卡”外,天目山街道成立暖阳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其他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家庭进行暖心阅读活动。

“我很喜欢来陪我读书的小姐姐,她会给我讲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还给我带来了我最喜欢的小恐龙。”家住后堡村5组的小朋友很开心的说道。

如今,天目山街道的亲子阅读活动依然在进行中,它犹如满载一船的星光,把孩子们的精神文化世界照亮。

9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