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策划】309个,430余万元,姜堰一流营商环境背后有他们的身影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
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
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法治环境发展好
才能保证各种经济活动平稳顺利进行
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突变
姜堰区政法系统
以开展“金盾护航”行动为重点
组织462名政法干警为全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农业、建筑业
服务业企业提供“一对一”挂钩服务
以零盲区、零容忍、零距离的"金盾护航"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行动实施以来
全区政法系统
发现困难和问题327个
帮助化矛盾和解决问题309条
收集到服务需求9类142条
提出建议对策122条
累计为企业追回损失430余万元

护航“零盲区”
姜堰区政法干警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坚持“有事必到、无事不扰”,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打击涉企违法行为。考虑到疫情影响下严峻经济形势,护航行动不光关注“白名单”企业,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也包容审慎、施以援手。
姜堰区检察院干警童圣荣深入挂钩企业某物资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去年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233.5万元,用于经营生产。如果一味查封资产、冻结账户,不仅企业倒闭,30多名职工也将失业。区检察院主动服务,帮助企业理清了“固定资产”“已还款情况”“还款计划”三张清单,在征得被害人同意下,依法暂缓处罚,让企业正常经营运转起来,推动集资款顺利清偿。

护航“零容忍”
姜堰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旗帜鲜明弘扬正气、打击邪气,依法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强迫交易、非法金融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领域专项整治,强化涉企警情快速响应机制,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维护企业及员工合法权益,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去年2月,在姜堰经办企业的马先生急于复工复产,从泰国代购 20 万只普通口罩,付了 41 万元货款后,对方以种种不正当理由拒绝发货。马先生报警后,姜堰警方第一时间查明嫌疑人涉嫌诈骗的犯罪事实,并帮助马先生追回 41 万元货款。出于感激,马先生赠送了一面题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

护航“零距离”
近年来,政法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政法干警在健全服务的长效性、提升服务的精准度、提高服务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姜堰区法院深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检察院开展“检察护航民企发展”专项行动,公安分局设立服务企业警务专员,司法局组织开展“法治体检”专项行动,为企业彰显了法治服务的高质量。
“当前复工复产情况如何?”“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姜堰法院深入企业、镇街实地走访调研,摸清、摸准企业和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需求。走访过程中,凡是能当场答复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法官们会认真地把问题记录下来,带回来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建议清单,并逐条明确责任,拿出解决方案和解决。

在服务区内企业的同时
金盾护航行动将服务不断向在外商会延伸拓展,去年9月上旬,组织政法各部门负责人走进姜堰(上海)商会,并就企业提出的服务需求现场认领任务。与上海静安当地部门政法开展“法治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座谈会,协调沟通商会驻地政法部门加强对区外姜堰企业的指导帮助。去年11月上旬上海商会会员日,邀请法院、检察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对企业家们开展普法宣讲和案例分析,提升企业家法治意识和依法经营能力,进一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