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堰:聚焦“新装备” 激发“新动能”
日前,记者在位于泰州市姜堰区的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加工四车间看到,机器设备全马力运行,工人却寥寥无几。原来,该公司和哈工大集团联合建立的DQ380自动化生产线实行的是智能化、少人化生产模式,过去6个人的生产线优化后只需要2个人,人工出产提高了3倍以上,由以前每天人均出产1200件提升至目前的每天4000件,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益。

作为姜堰区“新装备”发展的代表企业,“十三五”期间,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新装备”的改革与发展 ,紧紧围绕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不断完善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汽车传动电机电控、汽车发动机及配件、汽车电子等产品,推动企业向总成方向发展,致力打造大型汽配企业集团。该公司大力度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大手笔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在不断技改投入中尝到了甜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仍然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义说:“2020年公司生产轴齿类产品4634万件,形成销售11.13亿元。‘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在差速器总成研发实验及装配线等方面追加投资,提升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江苏振华海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数控车间里,一台台全自动化生产机器正在飞速运转着。数控车间负责新品、竞优品及重要订单关键部件的加工和木模、金属模、3D打印模具的制作,每年加工成品工件2万件左右。这一车间先后获得“江苏省水泵零部件智能生产车间”“江苏省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等荣誉称号。“十三五”期间,企业改造智能生产线,投入资金1亿元,不断夯实智能制造基础,巩固在船用泵阀行业的军工品质。
江苏振华海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智能车间主任张辉说:“这是新引进的五轴卧式加工中心,它加工产品的精度非常高,以前精度达0.01毫米,现在可以达到0.001毫米,提升加工效率,以前加工需要10个小时,现在3个小时。”

江苏振华海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一家专业生产船用泵的企业。近年来,公司不断依托产学研平台,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先后创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对承受高背压舰船用泵、舰船用泵新材料和新工艺、高效节能型舰船用泵等多个新技术进行研究。
江苏振华海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巫进说:“‘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在‘工业强区’战略引领下聚焦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目标是营业收入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40亿元,力争50亿元、利税10亿元。我们将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协同创新,在节能环保、高效低振、可靠耐久等方面进行产品创新突破;积极推进企业‘双循环’战略,实施集团企业间市场联动,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十四五’末出口额占20%以上;成功实施资本运作,完成振华工业园建设,把新区建设成省级以上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现代化工厂,将振华海科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海洋工程装备集成供应商。”

“十四五”时期,姜堰区将全力推进“五个姜堰”建设,突出“工业强区”不动摇,坚持壮大实体经济,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