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堰:发力“新能源” 点燃“新引擎”
日前,记者在位于姜堰区的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集控室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监测发电和供热系统,及时掌握全厂系统运行状态。

大唐泰州热电联产项目是姜堰区央地合作示范项目,也是清洁能源项目典型代表。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天然气作为发电燃料,倡导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发展理念,投产3年多来实现发电量55亿千瓦时、供热量160万吨、工业总产值30亿元,每年实现利税近亿元。
“十三五”以来,姜堰区围绕新能源这一核心产业,强化数字牵引和科技赋能,培植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全区重要经济增长点,努力在“十四五”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姜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禀赋不仅引来了央企这样的“大块头”,也吸引了一批行业“单打冠军”。中来光电作为光伏太阳能产业领域佼佼者,2016年来姜堰区投资兴业,当年签约、开工、投产,刷新了姜堰区项目建设投产速度的纪录,成为全球首家量产N型单晶双面电池企业。投产以来,该企业每年销售以10%至20%的速度增长,销售总额从2016年落户时的1.6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40亿元。
近年来,姜堰区围绕新能源这一主导产业,重点引进包括中来光电、衡川锂电池在内的一批优质新能源项目,加快以双登集团为龙头的本土新能源企业转型,进一步培育壮大全区新能源产业,有力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生态圈协同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面对蓄电池行业洗牌和5G技术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双登集团致力转型升级,瞄准电动汽车、储能、通信等领域,重点发展锂离子材料、动力电池,新上富朗特新能源等重点子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伸下延。“十三五”期间,双登集团总产值突破115亿元,新能源领域投资总额超过5亿元。
开发区作为全区新能源产业主阵地,将新能源作为姜堰区地标性产业重点打造,优化增量,提高技术含量,加快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超过10%,从2015年的130.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31.7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发挥了“扛鼎”作用,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16.24亿元,占开发区经济比重的50%以上。

“十三五”以来,姜堰区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开票销售从453.41亿元增长至714亿元,年均增幅达9.0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46家,开票销售过亿元企业达105家。发展的底气离不开产业的锐气,姜堰区聚焦新能源、新装备、新基建、新旅游“四新”产业,将新能源作为“四新”产业的“重头戏”,创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两化融合、绿色制造、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姜堰区工信局局长金峰说:“我们将以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聚焦新能源、新装备、新基建产业,大力实施‘培大育强’‘亩均论英雄’‘产业链链长制’‘智能制造’‘创新驱动’五大重点工程,统筹抓好稳运行、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等各项工作,持续优化服务,全力推动‘十四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