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1日
新闻详情-首页

学党史·办实事丨姜堰司法局:“三升级”打通为民办事“最后一米”

2021-06-06 09:58:50

战斗英雄夏德禄参军不到1年便在战场火线入党,后因特殊原因,党员身份“遗失”。近日,其子夏大贤带着父亲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复原军人证明书等资料,来到姜堰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请求帮助证明夏德禄的党员身份。中心联系公安、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围绕夏德禄军人身份、服役经历等查阅大量档案资料,迅速帮助战斗英雄“找回”了党员身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姜堰区司法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升级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阵地升级”——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姜堰是个有爱心的城市,感谢你们帮助我回家!”踏上返乡列车的重庆籍男子周某激动地说。外来务工人员周某为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没有返乡路费,便走进姜堰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求助。该中心启动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值班人员商定帮扶方案,仅用2小时就解决了这位务工人员返乡难题。

在原有的区矛盾调处中心基础上升级改造,姜堰成立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立22个区级行政机关常态化入驻窗口、2个涉业务轮驻窗口、1个涉事随驻窗口,矛盾化解调解室6个、群体访接待处1个、业务指导部门3个,55名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入驻,扎实做好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软硬件建设。今年以来,中心接受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办理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914件,接待来访群众285批973人次,受理服务事项236件,化解矛盾纠纷224件。

“供给升级”——法律援助“惠民零距离”

外卖小哥朱某在派送外卖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要求享受工伤待遇,遭到公司拒绝,向姜堰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该中心指派专职律师承办此案,经过多次庭审,法院作出泰州首例支持外卖小哥在送外卖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后确认劳动关系的判决,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姜堰区司法局找准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结合点,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服务四季行”拓展工程。聚焦涉未成年人案件精准发力,联合多部门组建涉未成年人案件法律援助专家团,对全区“困境儿童”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排查,及时将3名困境儿童依法纳入“事实孤儿”保障范围,在“六一”前夕集中走访慰问,延伸帮扶触角。3月以来,法援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7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发放的法律援助服务卡、推出的“容缺代办”“预约上门”等服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身边的法律服务。

“治理升级”——基层议事“新风立起来”

日前,姜堰区首期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周活动完满结束。百余名“法律明白人”骨干参加了党史、民法典等专题辅导,调解技能比武,红色教育基地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实地观摩等,有力增强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

姜堰区司法局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认真落实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发挥骨干示范带动作用,到2021年底,全区村(社区)综合网格培育2-3名能收集社情民意、普及法律常识、服务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律明白人。创新落实“援法议事”制度,创立“半月谈”议事会、“刘姥姥话吧”“村务商议团”等一批“援法议事”特色品牌。近日,白米镇甸河村便邀请村法律顾问、党员群众代表、法律明白人等,开展“文明新风立起来 村规民约树起来”援法议事活动,对村规民约进行协商修订,切实发挥村规民约的规范力和约束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助力乡风文明。

10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