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夜调研” 创设“夜服务” 江苏泰州姜堰区社区服务有温度

“陈阿姨,您的志愿服务积分可以兑换2张爱心卡,使用爱心卡到我们的‘爱心联盟’商铺购物可以享受8-9折优惠……”江苏泰州姜堰区天目山街道锦都社区工作人员陈佳慧正热情地向居民介绍“爱心卡”使用方法。这是锦都社区提升社区品质的具体举措之一。该社区围绕前期摸排出的居民需求,整合社区周边10家商铺资源,联合组建了服务共享、资源共聚的“爱心联盟”商铺,打通社区、商铺、居民三者之间的“围墙”,不断提升社区的“人气指数”、商铺的“服务指数”和居民的“幸福指数”。

对城市社区而言,白天的社区是“不完整”的社区,大部分居民都外出上班学习,难以完全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为此,姜堰区组织开展城市社区“夜调研”活动,逐社区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心声,找准存在问题,帮谋提升方案,共梳理形成“需求清单”57份、“资源清单”86份,并紧扣居民需求,精准创设一系列“夜服务”,谋划“服务项目清单”38份。
校外晚托班是三水街道推出的“夜服务”之一。针对社区学生较多的实际情况,三水街道依托社区小当家活动室、书香溢众邻等青少年活动阵地,开设四点半课堂、校外晚托班、周末兴趣班,邀请社区在职党员教师回社区服务,免费为学生提供学科类和艺术类辅导,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为保证社区服务的便民性和连续性,在罗塘街道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姜堰区还配套出台社区弹性工作制实施办法,通过采取“1名社区党员干部+1名社区志愿者、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老干部、热心群众等”轮流值班的方式,延长社区午间、晚间和周末服务时间,为社区群众提供上门、预约、代办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让社区服务更加贴心暖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姜堰区主动向社区群众关切处聚焦,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让城市社区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据了解,姜堰区已经把城市社区品质提升列为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头号”项目,同时该项目成功入选了泰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
姜堰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建设“四好”社区的目标,持续深化“1+N”服务阵地体系建设,着力破解物业管理难题,通过“一月一调度、双月一观摩”机制,督促每个社区周周有动作、月月有变化,让城市社区品质提升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