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30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政企同心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2-06-09 10:38:16 姜堰新闻网

近日,位于开发区的环球传动泰州有限公司高端链条、精密轴承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项目开工,标志该公司加速驶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赛道,同时见证泰州市姜堰开发区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坚持税收、技术、排放、能耗并举,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与产业打造同步共进,从粗放到精细。姜堰开发区对75家亩均效益低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整治计划,破产清算9家企业,依法解除12家企业招商引资协议,腾出工业用地1440亩;全面清查长期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闲置用地,回收闲置用地747亩,盘活可用建设用地217亩;推动2019年投入7.4亿元的化工集中区退出历史舞台,腾出土地604亩,全面清查园区精细化工、纺织印染等行业,清退高污染、高能耗项目23个,腾出建设用地900亩;实行“链式”招商,集中招引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绿量高、 含碳量低的项目,2021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总投资148.4亿元。

“开发区推动企业‘智改数转’以来,企业暂停规模扩张,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投入3000万元,按工序、分步骤对传统铸造展开智能化改造,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鑫宇精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经过改造,企业生产方式从依赖能工巧匠且劳动强度大的手工操作跨越至智能化生产,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而且成本降低20%,突破困扰多年的发展瓶颈。

与企业改造同频共振,以寸土生寸金。姜堰开发区严格执行“标准地+承诺制”“建设期+投产期”新标准,新签约项目全部明确亩均税收不低于25万元/亩、投资强度350万元/亩、开票销售500万元/亩的标准地要求;依托哈工大泰州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创新平台,支持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和亩均效益。培育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创成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4家,新增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4家,培育星级上云企业36家;以“技改”支撑“亩改”,鼓励11家企业利用520亩存量土地实施技改项目,推动36家企业“零新增用地”,盘活10万平方米厂房实施技改项目40个,设备总投入达12亿元。

如何让同一块建设用地释放更大效能?泰达控股集团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作出回答。近年来,企业加快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通过盘活利用原龙邦公司闲置资产,投资10亿元新建国内棉纺行业首家智慧化工厂新型纱线制造项目。“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纺织行业早已不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总经理彭勃表示,智慧化工厂新型纱线制造项目不仅可以达到节约用棉、减少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能环保等目的,而且增强了企业经营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与特色创造同题共答,化瓶颈为抓手。姜堰开发区成立工作专班,协调解决推进难题,每月专项督查、定期通报“亩改”工作;纵深推进园区改革,出台配套政策正向激励,坚持反向倒逼;线上建平台,形成3亩以上工业宗地357块、11614亩的数据库,列出184宗、5725亩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整治提升企业清单;线下织密一张“服务网”,推动“亩改”蹚进“深水区”、论出“高产区”。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在更高的坐标系中谋划定位,推动开发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再攀新高。”姜堰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部长王华表示,开发区将创新引领智改数转全面赋能实体经济,以腾空间、严准入、促转型勇当先行者、争创示范区,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黄文婧 杭思颖))

129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