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 农业特色产业 让百姓搭乘“振兴号”动车奔向“诗和远方”
“菇”满农民“钱袋子”,家庭农场“刨”出“金豆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共富……最近,泰州市姜堰区13个镇区一把手走上姜堰区融媒体中心开办的《党委书记话振兴》平台,各显神通擎画乡村振兴新画卷,展示乡村振兴新成果。
夏秋交替时节,行走在“幸福水天堂、最美金姜堰”的田间地头,看稻禾青青,听蛙鸣蝉唱,心随绿动。4万农民在特色优势产业高地上见证妥妥的幸福,姜堰正开启新的乡村振兴征程。
跨栏簖蟹养出“新身份”
“你看,今年的簖蟹个头比去年这个季节大多了,一亩产蟹180斤没有话讲。”望着张牙舞爪的簖蟹,泰州市苏珍溱湖簖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德富满脸荡漾着那动人的幸福神态。
养殖簖蟹己有20年的张德富,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提升了簖蟹的原汁原味品质,不仅自己富了口袋,还带动当地近20名农民走上共富。在因水而美的溱潼镇,专门从事规模养殖簖蟹的农户不下400户,7000多农民主动加入“养殖大军”,塘口成了农民向往的“诗和远方”。

溱湖簖蟹有来头,更有名头。溱湖水质清澈,水流平缓,养出的螃蟹品质上佳,口感甘甜,每年中秋前后,爬过高出水面竹簖的螃蟹更是体壮臂长。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人称“南闸北簖”,更被形象地称为“跨栏簖蟹”,口碑响当当。
据介绍,溱潼镇已把簖蟹养殖产业定为振兴乡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全镇建成5900亩有机养殖基地1个,500亩以上绿色养殖示范基地4个。并注册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的水产品牌6个,拥有泰州市知名商标3个,凭簖蟹养殖,溱潼镇被农村农业部评为“一村一品”示范镇,仅养殖簖蟹年产值就超过10亿元,2021年10月份,溱潼镇又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名单。

为振兴特色优势产业,姜堰区深挖“跨栏簖蟹”国字号招牌价值,着力构建簖蟹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每年都以“跨栏簖蟹”国字号新身份在上海滩开展产销对接活动,让蟹农养得好、卖得出、收益丰。全区13个镇街(区)从事螃蟹养殖的农民近1.5万人。
菌菇种植结出“大产业”
桥头香菇闻名遐迩,声名远播。但由于品牌效应弱、产品附加值低,导致菌菇产业不强。今年,姜堰区三水街道多措并举,推动菌菇产业从“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变。以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为契机,全力叫响“三水状元菇”品牌,打造菇类产品矩阵,真正让菇农钱袋子鼓起来。
走在菌菇生产基地,一股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菇农在这里看见幸福。

为做大产业,三水街道一齐发力,在开发畅销产品上下功夫,主动与好吃来、宏州果子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出每日坚菇、香菇沙琪玛等网红食品,同时在开发伴手礼品上做文章,融入状元文化元素,设计“菇状元”、“菇仙子”IP形象,结合传统节日,推出“三水状元礼”等系列产品。并邀请三水乡贤为家乡产品代言,联合泰州市餐饮行业协会,推出“状元香菇宴”,解锁“好菇好吃法”,举办了首届“状元菇菜品”开发邀请赛,百余种吃法让人们记住乡愁。
三水街道还将香菇与旅游深度融合,上马香菇主题旅游项目,将桥头小杨人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打造“菇菇部落”。形成以香菇文化为主题的融生态休闲、观光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游览胜地,同时借助省运会比赛场地、里下河民俗文化馆、瓜果采摘园等现有项目,购置以香菇、螃蟹为主题的小火车,打造多功能旅游项目,提升业态,做大产业综合效益。

2021年,三水街道桥头社区再次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小香菇做成大产业,该村已带动200多户村民从事香菇种植,基地面积近5000亩,亩均效益在2万元以上,户均年收入1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总产值过亿元,辐射带动姜堰区及周边地区3000多农户从事菌菇产业,菇农见证了妥妥的幸福。
龙头企业带出“新生活”
姜堰区农业龙头企业敲响“共富”鼓点,助力乡村振兴持续长高走强。
盛夏的姜堰区,到处可见农业龙头企业勃勃生机、激情奔跑的场景。
日前,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在姜堰区举行泰州市泰达纺织“10万锭智能化工厂新型纱线制造项目”论证会。据悉,该项目引用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生产各类高档纤维混纺纱线、紧密纺纱线等。“该项目的实施,是姜堰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引领农民‘共富’的又一大项目,它的建成必将给更多农民带来幸福佳音。”江苏省纺织业协会会长韩平高兴地说。

如今像泰达纺织一样的一批泰州市级、江苏省农业龙头企业正在姜堰加速崛起。全区43家农业龙头企业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江苏省农产品销售一百强企业——泰州苏鹏蛋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农民姚永鹏创办,公司采用“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经营模式,做大活禽蛋品市场,被人们称为“倒蛋军团”,公司鼓励农户参股,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值由过去4000万元变成现在的2亿多元,产业直接和间接带动500多农户“共富”,户均可支配收入在12万元以上。

姜堰区还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做行业标兵、行业“小巨人”。江苏省农业龙头企业——泰州市和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实行“集团+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与农户签定养鸡合同,农民只管养,无需担风险,百赢不输,直接带动革命老区及周边地区养殖户800多户。
姜堰区农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十年前的48.71亿元增加到现在的80.32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姜堰调查队信息发布,这十年,姜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过去的12228元提升到现在的26949元,年均增长9.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过去的26741元提升到现在的54143元,年均增长8.2%。
如今姜堰区200多个村,村村有支柱产业,养殖、稻麦、果蔬等4大产业全面发力,13875户建档立卡户实现了整体脱贫,4.13万农民乘着振兴号动车,奔向“诗和远方”。(乔梁 鲍连华 段中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