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探索新业态就业群体“党建+工建”工作法 凝“新”聚力圆就“新”梦想
日前,来自泰州市姜堰区外卖配送行业的43名正式代表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联合会“三委会”领导班子,标志着姜堰区611名外卖配送员有了“娘家”。
这是姜堰区总工会积极探索新业态就业群体“党建+工建”工作法的生动实践。

让“新”劳动者所盼有处说。姜堰区总工会聚焦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外卖配送员、快递员“两司两员”等新业态群体,带着问题开展沉浸式调研,倾听新业态劳动者心声,收集200条微心愿,并将关爱“零距离”送到他们身边;发动该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向“两会”提交建议提案,配合姜堰区政协城乡委围绕外卖行业现状开展走访调研,推动“外卖小哥”议题搬上政协常委会。
让“新”劳动者有了“娘家”。姜堰区总工会坚持“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群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工作理念,把行业工会组建纳入工会工作整体布局,精准施策,分类指导;联合该区交通运输局下发文件,推动货运平台和司机规范管理、建会入会;成立溱潼镇电商行业联合工会、姜堰区外卖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等行业工会,吸纳739名新业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
让“新”劳动者有意愿去。针对新业态新领域就业群体、户外劳动者“饮水难、歇脚难、充电难”等问题,姜堰区总工会采取党工共建、资源共享模式,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睦邻点、银行网点等资源,广泛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有一处随时能走进、走进就能用的“暖心驿站”。目前,姜堰城区银行网点、移动电信等营业厅建有“暖心驿站”50处。

让“新”劳动者有实惠得。姜堰区总工会开展“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服务月”活动,成立党员维权志愿服务队,打造以“老许”为代表的党员维权工作室、心理咨询室;依托“维权平台”,构建新业态群体维权线上协助机制,一键派单邀请该区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门协助开展劳动执法、仲裁或司法援助;开办外卖配送员交通安全法规知识专题培训班,举办姜堰区“三新行动”启动仪式,开展工会服务新业态劳动者“十送”活动;联系引导晨源培训中心等社会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求学圆梦、读书交友等活动;携手姜堰区委“两新”工委在罗塘街道中天社区暖“新”驿站开展“月圆中秋,梦圆驿站”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秋联谊活动,邀请医护人员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并为他们送上体检服务卡和中秋大礼包。(刘金明 宋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