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8月03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市姜堰区:古树名木成为发展之城的历史“绿色”印记

2023-11-20 10:30:01 姜堰新闻网

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土山村抢救和复壮两株被称为“夫妻银杏树”的工程于11月15日开工。

“这两株银杏树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8个人才能合抱住,其‘大肚’为我国目前有资料记载的任何一株古银杏树所不能及。今夏由于雨水过多,水土流失,其中一株出现了树杆致腐现象,如不及时抢救和复壮,这个‘绿色古董’极有可能离我们而去。”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土山村党总支书记陈思聪说。

据相关部门介绍,此项抢救和复壮工程,省林科院专家通过实地查看和分析,编制了抢救和复壮具体方案,工程耗资10万元。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被称为“活文物”“活化石”。近年来,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姜堰分局多措并举,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作落地落实,让古树名木在发展之城“安心养老”,更让古树名木成为浸润发展之城历史的“绿色”印记。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有一个专业团队保护复壮。

泰州市姜堰区顾高镇野庄村有株千年古黄连木,树高14.8米,胸径109.8厘米,冠幅11米,是省内少见的高龄黄连木古树。由于树体的老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株古黄连木长势有所衰败。2021年6月,泰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姜堰分局与省林科院联姻,成立专门复壮团队,先后三次进行保护复壮工程。如今,古黄连木已重新焕发生机。

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出台了《姜堰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并用现代新手段,为每株古树名木办理了“身份证”、建立电子档案,及时对古树名木生态环境、生长发育和保护进行动态监测。

溱潼古景区有一株1100多年的古槐树,树高11.8米,胸径83厘米,冠幅15米。通过实时监测,发现古槐树主枝干有腐烂、支架老化、病虫害、寄生植物危害等现象。去年3月份,姜堰分局会同相关林业院校专家实施保护和复壮措施,更换原有支撑;清理腐朽组织、用刷子涂抹伤口愈合涂抹剂、干组织截囗使用聚硫密封剂处理,防止病菌侵入伤口造成木质腐朽;消毒杀菌处理;改良土壤、通过灌根方式,用活力素、矿源黄腐酸钾和生根粉配水浇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增设透气管、施用叶面肥。如今,这株古槐树长势喜人,成了游客的“打卡地”。

在姜堰区,保护古树名木理念已植入人心,通过构建区、镇、村组、网格员四级“树长”体系,创新古树名木保护“林长+树长”模式,每株古树名木都成了“文旅树”。

现如今,走进泰州市姜堰区,关于古树名木的传说不绝于耳。画家说古树名木,水碧山青画不如;作家说古树名木,以一种沉静、厚重的气质,浸润出这座发展之城历史的“绿色”印记。(段中富 鲍连华)

21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