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人社局:让农民工“安薪”过节有保障
“以架子工周师傅为例,大家可以通过大屏幕看到,我们对周师傅的考勤、计酬、发薪、离场等环节均做到了细致管理,环环相扣,确保农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近日,江苏省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工作现场会在姜堰区召开。本次现场会上,与会人员观摩了姜堰区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先进做法演示,并进行现场讨论,该区“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闭环”模式得到与会者的赞誉。
今年,姜堰区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根治欠薪工作的有关部署,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持续改进作风,强化维权服务,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积极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整顿人力资源市场、查处各类违法用工行为等工作,有效维护了全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办结率、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均为100%,位列泰州市第一。
锚定职工权益维护保障“不缩手”
坚持“突出重点、主动出击、预防为主、查防并举”的指导方针,形成了“隐患问题提前查、普遍问题全区查、重点行业专项查、重点地区重点查”的基本工作方式,及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活动,把可能发生劳动纠纷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手拉手,联动机制运转有序。针对国务院欠薪平台流转至我区的案件线索,建立运用镇街联动、部门联动、区级联动相结合的“三联动”机制,进行高质效办结,全区完成国务院欠薪平台流转案件办结情况在全市处于第一梯队。硬碰硬,根治欠薪成效显著。建立定人、定点、定职管理的护薪员队伍,立足一线,预防矛盾、排查风险、核处线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人盯项目”、人社部门“人盯企业”及属地管理等工作责任,及时受理查办农民工欠薪线索信息。今年以来,姜堰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依法协调处理劳动维权类信访件2206件,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042件。实打实,关键节点维稳有力。充分发挥季度攻坚行动和根治欠薪等专项行动的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主动作为。2023年春节前,姜堰区劳动监察大队集中力量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纠纷,共计接待职工31批次,协调发放工资1350余万元,让农民工安“薪”过年。
压实根治欠薪职责使命“不放手”
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打造和谐用工环境为目标,深化推进根治欠薪工作落实,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维护好全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察实情,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有手段。对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实行“在建项目挂钩负责制”,每一个项目均配备两名监察员,做到“监察包保全覆盖”。监察员通过常态化巡查、随机性抽检、开放式接访的形式,为全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问诊把脉,及时根治“小病灶”、排除小隐患,从源头上营造了良好的农民工用工环境。出实策,工资支付模式有亮点。联合住建部门推出“农民工劳动和计酬手册”,完善“完工后结清工资,承诺后工人离场”工资支付模式,一方面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不烂尾”,实现工资结算“月月清”,另一方面切实维护了施工方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止年末以欠薪为由恶意讨要工程款情况的发生,将劳资隐患妥善扼杀在萌芽。求实效,欠薪监测预警有探索。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方式,重点加强人社、住建、交通运输、水利、税务、发改、国资等部门的信息连通,采用大数据手段检测用人单位用水、用电、用气、税务缴纳等情况是否存在异常,定期上报预警台账,提前研判欠薪风险,及时介入处置,避免矛盾扩大。
防范劳资矛盾风险隐患“不松手”
今年,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在重大矛盾处置化解工作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动真章,压实矛盾化解责任。针对案情较为复杂、涉及人员金额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重大劳资矛盾,建立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分管区领导亲自指挥协调,多部门通力配合,不断压实责任,在提升案件办结率的同时确保案件办理质量,重大劳资矛盾化解效果显著。动真情,拓宽维权投诉渠道。畅通12333、12345等维权服务渠道,强化举报投诉联动平台的运行,进一步畅通欠薪维权绿色通道,引导农民工尽可能通过人社、住建等部门的合法渠道表达诉求。及时受理查办农民工欠薪线索信息,妥善处理以国务院欠薪平台流转案件为代表的各类欠薪案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全区推广运用“泰州市根治欠薪直诉平台”,职工通过“微信扫一扫”就能进行快捷投诉,极大降低了维权成本。动真格,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紧盯大案、要案,做到“快查、快处、快结”。同时加强劳资纠纷的舆情管控,警惕心怀不轨的人借助各类媒体进行煽动、造谣的行为,此外,聚焦重点领域,重拳打击欠薪行为,严防发生社会影响恶劣的群体性、极端性事件,为全区劳资环境和谐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