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直击!姜堰开学报到第一天......
新年新气象
“神兽”们终于开学啦!
沉寂了许久的校园又重新热闹起来
今天跟随小编的镜头
一块来感受现场氛围
实验小学北街北校区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北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拉开帷幕。本次课程以“承‘非遗’之美 探智能之远”为主题,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与收获的学习之旅。

开学首日清晨,学校门口便传来阵阵清脆声响,原来是学生们正领取摔炮,在一声声“鞭炮”的欢腾中,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炮燃新程 学绩飞腾”活动,瞬间点燃了校园的活力与热情,为新学期注入满满朝气。

移步至童心广场,“寻迹‘非遗’ 快乐游园”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各类非遗项目在此精彩呈现,莲湘表演者身姿矫健,舞动间彩带飞扬;面塑摊位前,形态各异的面塑作品栩栩如生,引得学生们连连惊叹;漆扇上精致的图案,散发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学生们不仅大饱眼福,还纷纷动手尝试。在面塑和剪纸讲台前,非遗传承人耐心讲解、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学生们制作。孩子们学得认真,不一会儿,简单的面塑小物件、精美剪纸便在他们手中诞生,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在心底种下。


怀揣着对非遗的浓厚兴趣与思考,学生们来到德育大厅,开启“邂逅AI 智启新篇”之旅。面对AI产品小度、小爱同学,以及AI软件豆包、DeepSeek,学生们踊跃提问,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困境,到未来发展方向,AI耐心解答,为学生们打开知识新窗口。

回到班级,“畅所欲言 分享无限”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在班主任引导下,大家踊跃发言,交流AI使用体验,分享对非遗与智能融合的独特见解,校园里满是浓厚的学习氛围。
此次“开学第一课”,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北校区打破传统,将非遗传承与人工智能探索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认同,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科技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助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为新学期书写了精彩开篇。
罗塘小学
当开学季与元宵佳节相遇,传统民俗与校园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2月12日,罗塘小学教育集团创新设置四个主题会场,以"乐(yuè)启新程,乐(lè)满校园"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多元成长的开学第一课。
早上八点,“乐演” 音乐会率先登场。记者在罗塘小学教育集团门口看到,南门大道两边成为了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演奏悠扬的乐器,有的放声高歌,有的泼墨挥毫。

学生们伴着精彩的表演,拎着灯笼陆续踏入校园,诠释"乐启新程"的文化传承深意。同一时间,校园的不同角落也热闹非凡。1 - 2 年级的小朋友们开启了 “乐动” 游园会。活动现场,家长志愿者们准备了汤圆、糖葫芦等传统美食和有趣的套圈游戏,小朋友们尝美食、玩游戏,感受着热闹欢乐的节日氛围。

图书馆前的"乐猜"灯谜会成为三四年级的智慧擂台。一个个灯谜悬挂在空中,宛如一道道智慧的谜题等待着同学们去解开。大家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在解谜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而5- 6年级的 “乐思” 阅读会也在操场上展开,“阅读启思,同窗互问”,大家你来我往,在问答中分享阅读的感悟,让经典阅读焕发新机。

姜堰区罗塘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宗银:本次学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开学典礼活动,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 感受传统文化的广阔舞台。希望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能够收获满满,真正成为校园的小主人,也祝新的一年,孩子们能够开启一段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征程。
凤凰园小学
凤凰衔书至昭苏,民族团结一家亲。区凤凰园小学迎来了一场特殊而温馨的开学第一课——“三水天山一书连”,与新疆昭苏县第四中学开展“手拉手”图书漂流活动。

活动伊始,凤凰园小学的教室里,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讲述着此次活动的深远意义。视频连线成功后,昭苏师生们热情出镜,一句句“新年好”,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新疆昭苏县第四中学的学生代表在视频里真诚发言,表达了对凤凰园小学开展图书漂流的诚挚感谢,并分享了自己喜爱的书籍。凤凰园小学的学生也分享了挑选书籍的原因及祝福语背后的深意,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每一本书都承载着满满的心意。

活动中,凤凰园小学的学生们依次上台,将精心挑选的书籍放入漂流箱,这些书籍将带着他们的祝福与期待,踏上前往新疆昭苏的旅程。据了解,本次活动总共漂流了约3500册图书,图书将以快递形式送至昭苏。活动最后,两校学生同唱《爱我中华》,学生们手拉手欢歌的画面,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歌声悠扬,传递着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

区凤凰园小学的援疆教师吕素梅回忆道:“我去年投身援疆建设工作,在昭苏结识了一群无比可爱的孩子,正是他们让我有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念头。事实证明,这样的活动让两地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真心希望这样充满意义的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下去,让这份温暖与情谊不断延续 。”

在这个美好的开学日,好书穿越万里,让两地学生在万千书海中,共拾微光,追光绽放,携手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谈及参与此次活动的感悟,来自昭苏的同学兴奋地说道:“这次活动可太奇妙了,我仿佛与无数有趣的灵魂来了一场奇妙相遇。更惊喜的是,它点燃了我对阅读的热爱。每翻开一本书,就像推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在知识的浩瀚海洋里尽情遨游。”区凤凰园小学教师顾晓红满含深情地分享道:“我们期望借由这次活动,在孩子们心间播撒爱心的种子,加深他们对边疆小伙伴的了解。让两地孩子携手共进,沉浸在书海之中,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共同成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有力托举者 。”
东桥小学东板桥校区
东桥小学东板桥校区以“润心启航 爱伴成长”为主题,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将关注点聚焦在学生体育健康和心理健康上,通过亲子运动会和亲子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为新学期注入满满正能量的同时,也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
学校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场亲子运动会正在这里举行。接力跨栏跑、拔河等一个个充满趣味的运动项目,不仅考验着家长和孩子的默契配合,更让他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增进感情,共同体验运动的快乐。“平时工作忙,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少,这次活动让我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欢笑,感觉特别开心,也让我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一位参加活动的家长感慨道。

与此同时,主题为“破‘魔童’封印,成‘模’童榜样——亲子观影《哪吒2》,润心开启成长章”的沙龙讲座活动在东校区报告厅举行,活动由马圣贤老师主持,来自一~六年级的家长、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亲子沙龙活动邀请了六年级四组家庭,从《哪吒2》电影出发,围绕“亲子关系”“家校共育”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现场的家长和学生代表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对于育儿的经验和观点。“陪伴、尊重、理解、包容、示范……”这些有温度的词语成为了现场家长的育儿共识。

学校特别邀请了江苏省姜堰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姜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沈丽老师为家长和学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精彩讲座。沈老师首先介绍了亲子关系的几种类型,好的亲子关系的样态,并在现场进行了亲子关系问卷测评互动,最后向大家介绍了如何通过沟通使得亲子关系不断向好。
沈老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家长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淮海小学
新学期伊始,区淮海小学科技馆内热闹非凡,一场极具创意的“十年之约:写给2035的自己”时间胶囊主题开学第一课精彩开讲,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吸引大批学生踊跃参与。

活动现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回顾了2015至2025年生活、教育、军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认识到科技对于未来发展的巨大影响。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学生们以“好奇未来世界、想知道自己生活、国家发展”等关键词展开互动讨论,并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在信件中,学生们抒发了自己的目标、困惑和与梦想,表达了对2035年的自己的期许。最后,学生们将信件放入时间胶囊,共同签署《十年启封公约》,相约十年后在校园开启时间胶囊,重温此刻的梦想。

区淮海小学教育集团负责人给学生们送上了深情寄语,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努力奋进,共建美好未来。学生们深受鼓舞,信心满满地大声道出自己的理想,并表示“2035年,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2035年,祖国科技一定更强!”

活动中,同学们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心声。陈一诺满怀憧憬地说:“科技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让一切变得更加便捷与发达。我坚信,到2035年,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繁荣昌盛。我渴望自己也能在那时成长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像如今的科学家们一样,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在“未来星”手掌拓印仪式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同学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郑重地将自己的手掌印在了象征着希望的“未来星”上。随后,大家高高举起承载着梦想的“未来星”,小心翼翼地将其悬挂在科技馆半空中,那一颗颗闪耀的“未来星”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同学们的壮志雄心。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定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添砖加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区淮海小学副校长许红丽阐述了本次“开学第一课”的深远意义:“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节点。我们精心策划这场活动,引导学生给2035年的自己写信,旨在让孩子们深刻领悟自身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期望激励孩子们以国家远景目标为灯塔,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长为推动国家进步的中坚力量。”

俞垛小学
寓意“团圆”的汤圆、充满趣味的谜语、象征“红火”的灯笼……今天是元宵节也是开学第一天,俞垛中心小学开展“石榴园里闹元宵 巳巳如意心连心”元宵节活动,整个校园洋溢着欢乐、喜庆的节日景象。

上午,在俞垛中心小学的教室内,孩子们聚在一起制作花灯,其中,几位身穿民族服饰的学生十分引人瞩目,老师一边指导他们制作花灯,一边讲着元宵节的民俗文化。只见他们神情专注,边听边学,一会儿功夫,一盏盏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灯笼逐渐成形,小朋友们拎着各自手工制作的花灯,满满成就感,现场热闹而温馨。

在石榴园里,一棵棵象征团结和谐的石榴树上挂起了红灯笼、字谜,火红一片煞是好看,孩子们徜徉在灯谜的世界里,兴致盎然,思维激荡,潜移默化地感受着中华文化灯谜这一瑰宝的魅力。他们或三五成群,讨论纷纷;或师生合作,教学相长;或驻足冥思,比比划划……不亦乐乎!
包汤圆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家庭团圆与幸福美满。在该校食堂,师生们聚在一起包汤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其中,团馅、封口、搓圆...... 在一双双巧手的来回搓转中,一颗颗白白胖胖,寓意团团圆圆的汤圆就完成了。热力么作子是彝族人,她身着一身红色服饰十分喜庆,她认真看包汤圆的步骤,也学得有模有样。

学生 热力么作子:今年过的元宵节我感觉十分充实,在教室里和同学们制作花灯,在石榴园里猜了灯谜,现在又包汤圆,让我十分开心,在大家庭里十分温暖。
比机么比扎是热力么作子的姐姐,在俞垛务工已经有七年时间,受邀参加元宵节活动,一起包汤圆,让她十分开心,也倍感温暖。
据了解,该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2023年评为为“石榴籽家园”。每年学校都会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少数民族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源:姜堰微视听
编辑:丁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