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关校园餐!教育部最新部署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春季学期开展部署2025年“校园餐”管理重点任务,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保障师生校园餐安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重点围绕:
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重点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意识;
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强化督学监督,畅通师生意见反映和投诉机制,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作用;

保障体系重在充分到位,要持续加大学校食堂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加强人员培训,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风险动态感知,一旦发生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提级管理,高效稳妥处置,对相关人员严肃追责问责。
据了解,自2024年5月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共投入103亿元改善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98.5%。专项整治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采用食堂供餐的中小学校16.73万所,占比70.75%。
此前
姜堰区校园餐特色做法还登上
《中国食品安全报》

泰州姜堰区让10万师生吃得“暖胃暖心”

姜堰区坚持把改善“校园餐”作为民生大事,推行中小学食堂食材区域内集中联合采购机制,全面优化食材供应链,实现食材供应源头可溯、过程可控、价格可调、责任可究,努力让全区10万名师生吃得“暖胃暖心”,全区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商从452家集中到14家,菜金平均下降19.36%,学生满意度从年初的88.03%上升到目前的97.62%。

“定量标准+联合预审”明确“谁能供”。修订《泰州市姜堰区学校食堂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在招标公告嵌入“资格预审表”,明确场所环境、配送距离、检验室功能设施、人员、冷链配送车等21项定量标准,要求投标人备案时对标填报。

“公开招标+全程指导”规范“怎么供”。将全区93所学校分为4个片区采购联合体,全部食材分为粮食类、食用油及调味品类、蔬果肉冷冻等其他类3种组合,通过“省阳光平台”统一向社会公开招标,按“价格50分+服务能力50分”评出入围供应商。对入围供应商开展供前食品安全培训,并签订《框架协议》,明确保供、食品安全管理、评价、惩戒及退出等权责,供应周期中持续加强线上抽查和现场检查。

“动态竞争+阳光管理”确保“供得好”。对价格波动较小的米面和调味品等食材,以全部入围供应商报价平均价直接确定供货价格;对价格波动较大的蔬果肉冷冻等其他类组合实行动态竞争机制,即每个片区公开招标得分前9名的供应商形成供应商库,每周入库供应商依据市场价格再竞价。同时,配备智能电子磅秤,通过“阳光食堂”平台上传验收票证等资料,每季度开展“明厨亮灶”校园行活动。
来源:姜堰微视听
编辑:丁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