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鱼圆有了自动化生产线 日产鱼圆一万斤
一条总长100米的自动化生产线,从鱼肉入机生产、智能称重到封口包装,仅10来个人操作,日产鱼圆一万斤。近日,位于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的泰州璕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万元建成的鱼圆自动化生产线投产,改变了鱼圆的传统生产方式,节省人工50%,产能却提高了10倍以上。
走进璕锦食品公司1000多平方米的封闭式无尘净化车间,员工们身着工作服忙碌在各自的岗位,杀鱼、清洗、采肉的最初工序以手工为主。到了制作鱼茸的环节便是自动化了,采好的鱼肉放入绞肉机,加入姜葱汁、蛋清、料酒等,经过几分钟搅拌便细腻均匀了。员工王巧凤说,原来靠手工采肉再剁成鱼茸,耗时费力,即便刀工好的老师傅加工20斤鱼肉也要半小时。

制成后的糊状鱼茸浆用鱼丸机定时定量挤出一颗颗“珍珠”,均匀流入沸腾的油锅内,几秒钟便成形,油炸之后个个如乒乓球般鼓鼓地浮游在油面上,鲜味十足、香气扑鼻。约一分钟后,员工用漏勺舀起熟透的金黄灿灿的鱼圆,轻轻放进不锈钢漏筛里冷却晾干,再倒入不锈钢托盘中,待冷却速冻后送往自动化智能包装线。
璕锦食品公司总经理王珣说,自动化生产的鱼圆同出一模,也更干净卫生了。手工做鱼圆,要凭手感,将鱼茸握成拳头状,轻轻一捏,从大拇指和食指间挤出球形鱼圆,放进锅里油炸,难以做到一模一样。包装生产线更是精准无比,定量称重包装。智能秤会剔除超重或重量不足的鱼圆,确保每包的鱼圆重量、形状、数量相同。时下,这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鱼圆标准化生产,如果两班倒满负荷生产日产量达1.8万斤。

42岁的王珣大学期间学的计算机专业,2006年毕业后到昆山、北京等地工作,熟悉了设计、营销、管理等多项技能。2012年,随着家乡鱼圆、鱼饼、虾球的声名鹊起,王珣放弃大城市优厚的待遇决定回家创业,传承祖辈制作鱼圆的技艺,发挥特长推向全国。王珣说,父亲传承了祖辈的技艺,考虑到父亲王昌顺年事已高,自己又是溱潼走出去的大学生,有责任回到家乡传承鱼圆文化和制作技艺,留住乡愁和美味。
王珣着手标准化制作鱼圆。为此,他传承父亲老一辈师傅传统制作技艺,自学食品制作技术,出去参加食品展会,拜访食品行业专家,了解行业最新信息,本着“味道传统,工艺先进”的理念,携手父亲边操作边揣摩制定标准,历经3年多时间,练就了一分钟做出128个鱼圆的绝技,自成体系,参与编制溱潼鱼圆鱼饼虾球地方行业生产标准,产出的鱼圆具有“柔、嫩、韧、滑、鲜”的特点,深受喜爱。2015年11月24日,王珣店内制作鱼圆的照片登上了《人民日报》新闻版。随后,王珣注册公司,创立“璕锦”品牌,在淘宝开店,自设海报:“回归食材的味道——满满鱼味,慢慢回味”,还技高一筹,配上鱼圆的系列菜谱。

“璕锦”鱼圆很快俏销大江南北,订单从几万元到百万元,获得泰州名牌产品等称号,收录泰州百村优品名录。2016年,王珣投资100多万元,租赁厂房,购买搅拌机等自动化设备,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鱼圆等产品,还引进了复合气调锁鲜包装等保鲜技术。去年12月,“璕锦”鱼圆获得江苏省鱼圆鱼饼行业唯一的绿色食品认证。今年6月,王珣又投资建成鱼圆自动化生产线,打造了姜堰首家鱼圆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基地。“考虑到溱潼鱼饼虾球制作技艺已成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最近我准备为溱潼鱼圆文化及制作技艺申请非遗。”王珣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10月中旬,央视《共富经》栏目记者专程来璕锦食品公司采访。前几天,王珣远上北京,联袂中农良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洽谈多家鱼圆合作经销单位。王珣说,目前,公司年加工150万斤鱼,鱼圆年开票销售约2000万元,下一步,他计划将“璕锦”鱼圆销进全国各大超市和央企机关食堂,做大做强鱼圆产业。(钱宏斌 孙桂春 许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