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破解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
泰州市姜堰区梁徐街道邢家社区以绿色产业和高效农业为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增加集体收入,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经济繁荣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这一特色田园示范乡村创建工作为当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全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走进邢家社区入股的江苏梁鲜农产品有限公司,只见水果蔬菜分拣区和配载厅粮油米面等各类产品满满当当、一应俱全。这些产品皆源自周边农场主和农户们辛勤劳作的种养成果,有两位工人正在忙着装载,即将运往周边企业、单位与学校。“我们梁鲜厨房主要有南北货、粮油之类农产品,每天的营业额大约2万元,保证食品的新鲜与安全。”江苏梁鲜农产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全泉介绍道。

邢家社区的大米香糯诱人,备受消费者青睐,而信达米业作为社区招牌企业,以特色大米产业脱颖而出。在绿色食品领域,信达米业成绩斐然,旗下的“金玉软米”和“信达香粳米”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形成从作物培育、种植到收购、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这一模式既增强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增收机会,还通过传送带运输大米,减少人力投入。61岁的杨龙根已在信达米业工作8年,收入大幅提升,真切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他笑着说道:“我原来在家里种田,一年三五万元,现在到信达米业工作,一年能赚七八万元。这两年村里的就业机会多,我们的收入也高一点,现在生活蛮好的。”

邢家社区积极探索新路径,力求提升投资效益。社区成立粮食烘干中心与秸秆回收处理公司,年增集体收入17万元。其中,泰州市丰通秸秆回收有限公司专注秸秆深加工,将秸秆“变废为宝”,制成饲料输送至养殖场,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极大降低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效益双赢的新道路。“我们以秸秆深加工为主,每天收购秸秆七八十吨,它的用途主要用于锅炉燃烧,还有的加工成饲料,送到各个养殖场,这样可以减少农村污染。”泰州市丰通秸秆回收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丽华说。
邢家社区增收也有赖于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邢家社区大中型农场流转土地1200多亩,成立了8个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比重逾98%。邢家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兼监委会主任徐国洪说:“这几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带来增收,原来农场主承包的田地比较小,然后我们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现在流转面积达到500亩,目前给村里带来收入50万元左右。”

邢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周华鸿表示:“邢家社区自创建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以来,坚持乡村振兴总体战略,把‘产业兴旺’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带领种植大户扩大规模,并以现有条件为依托,形成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如梁鲜公司、信达米业、丰通秸秆等。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92.67万元,2023年124.78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50万元,形成集体经济收入一路攀升的良好局面。”(王苏闽 刁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