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碧波清流擦亮鲍老湖生态底色
秋收冬藏季,鲍老湖畔的淤溪镇靳潭村大地犹如一幅等待着色的画卷,这里有湖、有田、有景。鲍老湖,碧波晶莹,淙淙静流;千顷沃野,麦苗青青;龙溪港,亭台栈道,水岸一色……处处美景呈现出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靳潭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建特色田园乡村的累累硕果。

在姜堰区淤溪镇靳潭村的四季版图里,绿和蓝是最不能忘却的颜色:无论是鲍老湖、龙溪河,还是田间巷陌,都是深浅不一的绿;高远澄明的蓝天里,清澈通透的河水里,都是浓淡相宜的蓝。伴随着冬日的暖阳,鲍老湖管理人员张和平就开始了一天的养护工作。打捞水中浮草,整理花草树丛,张和平行走在鲍老湖的各个角落,打理着鲍老湖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行动擦亮鲍老湖的生态底色。
由于地势低,曾经的鲍老湖河道淤塞严重,土壤渍度大,多数树木因长期泡水,出现淹死、停止生长等现象。2021年,在淤溪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包括靳潭在内的鲍老湖周边多个村庄,对湖内近10公里的水系进行了疏浚沟通,新建桥梁11座,林间步道近6公里,同时对沿湖绿化重新规划修整,采用法国梧桐、水杉等树种形成高矮搭配、层次分明的立体格局,将鲍老湖森林公园打造成“通透、大气”的生态绿地、森林氧吧。

近年来,靳潭村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致力塑造优美和谐村庄风貌。除了参与鲍老湖的治理外,该村还重点对村内河道龙溪河进行清淤打桩、坡岸绿化,并修建观景平台、打造河道景观。通过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以河养河”长效管护,促进实现河道规整、水体清洁、生态平衡。
因生态而美,因生态而兴,凭生态而立。蜕变一新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靳潭村特色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在靳潭村集体领办的五彩园果蔬菜基地,150多亩的土地上,已形成台湾美麒麟西瓜、红心火龙果、荷兰黄瓜等种植规模,周边涵盖三安有机大米、坤西智慧农场、金农养殖等合作社,注册有鲍老湖、千垎田园、金龙大米、三安瑞楠四个品牌。

今年,靳潭村依托鲍老湖森林氧吧的生态优势,发展研学、康养等新业态;打造鲍湖农产品展销中心,发展电商销售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创新设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靳潭村让群众既能获享丰厚的物质生活,又能看见蓝天、触摸绿水,看见沁人心脾的幸福“成色”,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今的靳潭村,更多文化标签闪耀:党建小游园临水绽放,乡村大舞台洋溢歌声与微笑,篮球场、健身场成为群众的热门打卡地;一面面“空白墙”变成“文化窗”;“潭心亭”、老茶馆成为村民诉说心事的好去处。村规民约深入人心,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垃圾,文明,早已融入村民的点滴变化里。

“文明风”劲吹,“幸福靳潭”正在培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徐园村让群众既能获享丰厚的物质生活,又能看见蓝天、触摸绿水,看见沁人心脾的幸福“成色”,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