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8月03日
新闻详情-首页

六地联制《胜利之河》在姜启幕

2025-07-07 09:48:02 姜堰新闻网

​(记者 王苏闽)昨日,姜堰区融媒体中心牵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指导,联合五地融媒体中心打造的大型特别节目《胜利之河——古运盐河畔的烽火传奇与时代交响》正式开机。首日拍摄聚焦我区曲江楼、革命烈士陵园两大红色地标,回溯抗战烽火,传承革命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参与,以青春视角触摸历史温度。

在姜堰区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无数为抵御日寇、守护故土英勇捐躯的英烈。摄制组以细腻的特写镜头,聚焦斑驳的墓碑和镌刻着历史记忆的“勇敢队之歌石雕”,用影像凝固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伴随着《勇敢队之歌》激昂的旋律,演唱者以铿锵有力的歌声,致敬不朽的英雄史诗。南京师范大学学生深度参与采访互动,用青春的视角挖掘背后故事。无论是姜堰“老虎团”浴血奋战的铁血传奇,还是其他英雄群体可歌可泣的事迹,都通过青年一代的讲述,赋予“铭记先烈、珍视和平”的时代主题以全新的青春注解,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随后,拍摄团队转场曲江楼。曲江楼曾见证“联抗”部队凝聚民心、共商抗战策略的重要时刻,是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拍摄现场,摄制组用镜头捕捉建筑细节:褪色的木质结构,留存岁月痕迹的会议空间,一点点还原当年先辈们为抗战奔走、为团结聚力的场景。小型演出再现曲江楼苏北八县军民会议,南师大学生融入拍摄,以年轻视角探寻历史,从楼梯的磨损印记到室内陈列的历史资料,每一处画面都在无声诉说往昔的烽火岁月,将曲江楼苏北八县军民会议凝聚抗战力量的意义,以直观的影像呈现。

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2级学生薛雅薇感慨道:“在曲江楼点位的拍摄过程中,我近距离接触到众多历史遗迹与珍贵文物。触摸那些历经岁月的砖石,凝视每一件承载记忆的展品,仿佛能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的热血与信念。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映射的红色精神时刻警醒我们,要铭记历史赋予的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古运盐河作为苏中大地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者,承载着诸多不朽传奇。《胜利之河——古运盐河畔的烽火传奇与时代交响》以古运盐河抗战脉络为线索,串联起姜堰及周边地区的红色记忆,用镜头挖掘历史、传承精神。此次姜堰区点位拍摄是《胜利之河——古运盐河畔的烽火传奇与时代交响》新闻行动的开篇。后续,节目将联动扬州市江都区、高邮市、泰州市海陵区、南通市海安市、如皋市五地融媒体中心,沿着古运盐河岸线,挖掘更多抗战故事与时代新貌。通过“历史回溯+时代观察”双维度叙事,融合VR、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传播矩阵,让古运盐河的烽火记忆与乡村振兴、产业创新的时代旋律交融共鸣,传得更远、更动人。

泰州市拥军联合会副会长钱建呈回忆道:“接到任务时,时间紧迫,责任重大,我们第一时间召开核心团队会议,迅速启动筹备工作。从招募演员、收集《勇敢队之歌》的珍贵词曲资料到筛选还原陈毅元帅历史影像、精心调配参演阵容,每个环节都力求精准。面对持续高温,团队每天坚持排练6小时以上,汗水浸透衣衫也未曾懈怠。我们只有一个信念:用最真挚的表演,带大家重温那段滚烫的红色岁月,让历史记忆永不褪色。”

姜堰区融媒体中心主创团队表示,将以敬畏历史之心深耕姜堰红色资源,借学生群体的青春视角,用镜头讲好抗战故事,让曲江楼、革命烈士陵园这些红色地标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为观众献上有历史厚度、有情感温度的融媒作品,助力红色基因传承与地方文化传播同频共振,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书写古运盐河畔的烽火传承与时代新篇。


33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