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民协作机制树起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新标杆
(记者 陈慧)4月25日,区检察院、区民政局联合召开“携手守护‘夕阳红’”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开展“困境老人”品牌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及相关机制建立情况,《新华日报》《泰州日报》和泰州电视台、区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媒体记者参会。
发布会上,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系统介绍“困境老人”工作品牌,分享检察机关与民政部门凝聚合力、协同联动的创新实践经验,展现“检民同行·护佑民生”的积极成效。“困境老人”工作品牌自创建以来,帮扶救助14名“困境老人”,1件案例入选省检察院参考性案例,2件案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1份检察建议入选省检察院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专刊,调研报告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发布会分享监督撤销陈某、“李某云”冒名婚姻登记案和吴某某因长期失联导致无人赡养救助案两则“困境老人”帮扶的优秀案例。这两则案例分别属于老人与他人有婚姻登记但与实际情况不符、老人赡养人失踪的特殊情形,不能满足社会救助相关政策条件。区检察院与区民政局共同努力,切实解决老人们申请社会救助的现实障碍。
发布会现场,一段央视聚焦“困境老人”专题采访的视频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镜头以细腻视角捕捉帮扶场景,用质朴的故事语言呈现司法救助与民生保障的暖心实践,每一帧都生动诠释守护“夕阳红”的责任担当。该视频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生动总结,更为未来深化“困境老人”关爱服务注入强劲动力。
会上,区检察院相关领导围绕前期区检察院、区民政局联合多部门会签的《关于在“困境老人”权益保障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框架协议》,从政策出台背景与重要意义、“困境老人”范畴、三项核心工作机制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展现“精准界定、高效联动、全程监督”的清晰路径。
在答记者问环节,相关媒体记者围绕“困境老人”品牌工作及相关经验提问,相关负责人一一解答。此次新闻发布会不仅展示检察与民政部门在守护“夕阳红”工作中的显著成果,也为未来工作指明方向。
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王慰说:“去年以来,区检察院、民政局通过建立‘困境老人’救助协作机制,对因子女长期失联、名下存在冒名婚姻登记、冒名市场主体登记等特殊情形影响申请社会救助措施的具体问题归纳分析、分类施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通过加强协作联动,综合运用档案查询、走访调查、司法协助等举措,在查明事实情况的基础上,会同民政部门依法妥善解决事实困境老人的障碍难题,努力做到检民同行、护佑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