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法制尖兵”到“网安先锋” ——访泰州市先进工作者、区公安分局天目山派出所教导员沈静

作为区公安分局天目山派出所一名“85后”教导员,沈静用10多年时间从基层法制尖兵转型为网安领域攻坚专家。从警以来,他在不同岗位挑战极限、突破自我,以“数字尖刀”和“民生卫士”双重身份践行新时代警察使命。日前,泰州市先进工作者、区公安分局天目山派出所教导员沈静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您从警多年,经过多个岗位历练,在基层派出所和网安大队都取得突出成绩。您觉得在不同岗位工作最大的挑战分别是什么?
沈静: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时,最大的挑战是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类案件和事务,要快速准确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对我们来说,需要24小时轮班应对接处警,直接面对群众提出的各类诉求,对民警的沟通技巧、处置能力都有很高要求。转岗到网安大队后,挑战来自网络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强,以及网安工作对专业技能知识的极高要求。面对新型网络犯罪,我需要不断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犯罪侦查专业知识,掌握新的研判应用系统,才能有效打击犯罪。
记者:您在工作中办理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案件,像泰州首例偷越国边境案、姜堰首例虚拟币传销案等,在办理这些疑难复杂案件时是如何攻克难关的?
沈静:面对疑难复杂案件,我们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科技、资源协调和专业化手段,注重系统性、规范性和创新性。突破传统办案模式的局限,强化技术赋能侦查,邀请法制部门前置审核、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确保取证程序合法、证据效力充分。在这个过程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基础。比如在办理涉及新型网络犯罪案件时,我提前“恶补”相关专业知识,针对法律适用难点,邀请检法部门提前介入探讨。其次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像2019年底主办的利用工艺画招工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我连续4个月几乎天天工作至凌晨,整理浩如烟海的资料,将各类数据串联形成证据闭环。
记者:您是“学习强国”答题“达人”,20次通关挑战答题,还受邀分享学习经验。学习在您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沈静:学习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是贯穿我工作和生活的主线。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坚信“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工作后,学习能够让我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犯罪形态,适应法律和政策的动态调整,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在生活中,通过“学习强国”答题,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切磋,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互学互比的良好家风。
记者:您获得许多荣誉,如“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沈静:这些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但我更看重的是荣誉背后所承载的责任。每一份荣誉都激励我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始终让自己处于“起跑”状态,不断提升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