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振兴之约”擘画“联农带农”新图景
近日,一场以“白米大伦手牵手,乡村振兴齐步走”为主题的联农带农活动在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与大伦镇展开,两地党员干部、企业代表、农场主及农民代表共赴“振兴之约”,用实地观摩与思想碰撞勾勒一幅产业联动、党群融通的乡村发展新图景。

上午9时许,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走进大伦镇缪埭村考察该村河坡经济。为彻底解决河道护坡扒翻种植乱象,该村在河道两侧边角地种植艾草,不仅美化河道,同时收割艾草加工艾条、香囊等产品,每年增收数万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在大伦镇上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只见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瓶瓶特色饮品鱼贯而出。“从原料采摘到成品下线,全程标准化生产,每小时产能达24000瓶。”企业负责人的介绍揭开农产品深加工的“增效密钥”。随后,众人走进和盛总部饲料加工中心。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饲料配方、库存数据、销售网络等信息,工作人员的演示让“智慧农业”的魅力直观可感。

在白米镇孙舍村富民合作社,芦笋、羊肚菌的“致富经”让现场“刮”起头脑“风暴”,如何“再利用”“深加工”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
观摩结束后,两地代表围坐一堂,一场“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会拉开帷幕。“联农带农关键在‘联’,既要联产业、联技术,更要联民心、联未来。”白米镇代表提出,希望通过跨镇协作,让“小块田”拼成“大产业”,让“单一作物”闯出“多元市场”。

大伦镇农工办带来“小块连片+轮茬套种”的创新实践——通过整合零散耕地,推广“水稻+蔬菜”轮作模式,亩均综合收益提升40%以上。乡村振兴的发展蓝图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清晰勾勒,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现场暖意融融。大伦镇缪埭村党总支书记孙蓉说:“通过学习,我们拓宽了发展思路,今后将在做好河坡经济艾草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艾草利用,开发更多艾草制品,提高艾草附加值,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种植和加工,实现共同致富。”
此次活动既是产业协作的“推进会”,更是党群融通的“实践课”。两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跨镇党建联盟”,通过“支部联建、党员联育、产业联抓”,让党组织成为联农带农的“主心骨”。白米镇党委副书记李婷说:“此次白米和大伦共同开展党群融通课堂活动,就是要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两个镇之间的产业优势互补。我们希望以后常态化开展类似活动,努力推动一至两个合作项目落地,真正让两地资源‘活’起来、农民口袋‘鼓’起来。”

从生产线到田间地头,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大伦与白米的“牵手”是乡村振兴“联农带农”机制的生动缩影。当党建红、产业绿、科技蓝交织成乡村发展的底色,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故事,将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上演。( 吕阳 刘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