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溱潼镇三地取经锻造农文旅融合“独家记忆” “寻溱记”再添新注脚
(特约记者 沈祥星 通讯员 张诗尧)7月23日,溱潼镇组织全镇村居书记开展第三期“村村到”活动,赴梁徐街道、天目山街道、俞垛镇开展观摩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取经、互动研讨,为溱潼镇打造农文旅融合“独家记忆”蓄势赋能。
在梁徐街道星河户外拓展露营基地,各村居书记围绕“本土资源如何活化利用”“农文旅项目如何可持续运营”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该基地是一个集餐饮、烧烤、团建、研学、采摘、垂钓等多种文旅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露营基地,占地150亩,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天目山街道的祥泰寻野营地与松间草堂凭借精准的定位成为备受追捧的打卡地。俞垛镇酷野露营基地凭借“音乐+咖啡+团建”的多元融合,成为人气高涨的好去处。大家详细了解各地在资源整合、业态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具体实践,重点学习如何将乡村文化、民俗风情、生态资源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如何通过农文旅融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
溱潼镇自3月份召开农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以来,围绕人居环境、村级增收、乡村打卡点开展多次“村村到”交流活动,并结合各村实际量身定制发展举措,全镇上下锚定目标、凝心聚力,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盘活本土资源,创新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人居环境底色更靓丽。全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上半年修缮村组道路3.27公里,新建(改造)户厕138户,改造公厕14座,打造幸福河道14条,修建桥梁4座,显著增强群众生产生活便利性;设置3处垃圾转运站,配备转运车15辆,构建村收集、镇转运的收运处置体系,焕发村居新面貌;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建立村民积分制、门前三包等制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维护。
乡村旅游魅力再升级。溱潼镇从整治一条小巷、清理一片空地、修复几处老屋做起,逐步挖掘自身微小特色。湖南村延伸船娘文化,打造“状元船”;洲南村砖瓦博物馆新增天工市集长廊纱幔装饰,契合年轻人喜好;河横村椿野咖啡出圈后,趁热打铁探索野外露营、野炊、草坪婚礼;夏北的早茶、湖南的民宿凭借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体验感广受青睐。
农村经济动能更强劲。溱潼镇通过“揭榜挂帅”盘活闲置低效设施资源,今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45个,全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942.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1.54%,内容涵盖设备租赁、文旅服务、资产盘活、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等。
据了解,溱潼镇将锚定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向,以“寻溱记”品牌打造为抓手,深挖本土文化底蕴,串联田园风光与人文印记,让每一处乡村景致都承载独特的“溱潼故事”,成为人们心中不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独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