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8月05日
新闻详情-首页

爱国进步人士戴朗轩

2025-08-05 09:53:55 姜堰新闻网

史料提供人:戴为然  核实整理人:谭恩热

戴朗轩(字光魁),1881年生,泰州人,爱国进步人士,清末民初从事金融业、轻工业,20世纪30年代失业,以教改良私塾维持生计,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主张,抗战爆发后积极支持中共地方党(秘密)组织的活动和抗日斗争,1959年逝世。

戴朗轩,祖籍安徽休宁隆阜村,为理学家戴震后裔,早年受辛亥革命影响,景仰革命先驱,投身“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后,辞去南京裕宁官钱局的职务,回泰州创办面粉加工厂。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戴朗轩办厂不久即遭破产。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朗轩之子戴欧(戴为然)与泰州的黄克孚、盛坚夫、邵泽甫等爱国青年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组织抗日自卫武装,并在1938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一周年纪念大会上成立泰县文化界抗战工作团(群众抗日团体)。戴朗轩热情支持,为之奔波。

同年夏,共产党员俞铭璜途经泰州,与戴欧相识,西去江南找新四军、找党后不久,来泰开展建党工作。戴欧将俞铭璜引至家中,戴老先生关怀备至,在隔壁邻居家专门为他租了一间住房,提供饮食起居,解决求医治病和开展工作必需的费用,前后约半年之久。戴老先生认俞铭璜为“干儿子”,以掩护其活动。因此,俞铭璜在泰州的秘密建党工作进展顺利。1939年2月28日,以俞铭璜为书记,由邵泽甫、盛坚夫、戴欧、李健、黄克孚等人组成的中共泰县工委正式建立,自1934年遭到破坏而被迫停止活动的中共泰县党组织得到重建。

1940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代主席韩德勤在反共高潮中,挑拨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部与新四军挺进纵队之间的关系,破坏团结抗日。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为了揭露顽韩阴谋,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在紧急形势下决定第三次进泰州与二李会晤。

为了保证陈毅的安全和工作顺利,中共泰县县委特请一直支持地方党组织活动的戴朗轩老先生至约定地点陪同陈毅和惠浴宇。因戴老先生与李明扬部军警督察处长季凯(倾向共产党)相识,通过季凯以便直接找到李明扬;万一发生意外,戴老先生可相机应对。经过周密安排,陈毅再次做了李明扬的工作,安全返回江都吴家桥“挺纵”防地。

1940年6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为粉碎日寇“大扫荡”,暂时转移到通扬运河以北的郭村。这时,专搞反共摩擦的顽韩公然唆使李明扬、李长江部集结13个团的兵力,由李长江率领,于6月28日围攻郭村,妄图消灭“挺纵”。在这十分危急的关头,中共江苏省委领导南通地区的江北特委决定:共产党员王澄、鲍志椿、姚力等同志率领驻扎在泰州城北郊港口镇的李明扬部第二纵队第四大队起义,参加郭村保卫战。中共东南局领导的苏北特委急派江都县委书记张雷平(即邵泽甫,1940年春因顽韩通缉,由在泰县县委任组织部长时调往江都县委任书记)秘密前往泰州城北郊的罡南村,找到因避日寇空袭泰州城而移居此地的戴朗轩老先生(因戴欧关系,他们早就相识。戴欧亦因遭顽韩通缉,已改名为戴为然,并调至党领导的以陈玉生为司令挂李明扬部番号的三纵队八支队负责政治工作),说明来意,恳托物色一位政治上可靠、熟悉河网通道的人为起义部队当向导。戴老先生即推荐雇农青年、曾常与戴为然接近的(实际上已在1939年夏经戴欧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赵德贵担任,张雷平同意。

6月30日深夜,当起义部队进抵罡南村附近时,赵德贵急往迎接为部队带路,穿越水网,绕过敌人阵地,于7月1日黎明前顺利抵达郭村东北方向“挺纵”阵地,配合另两路驰援部队投入战斗,取得郭村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4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