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烽火驿道上的80℃传承——马沟阻击战星火淬炼好人基因
8月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可高温没有挡住人们前往马沟阻击战丰碑参观的脚步。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解,我叫曹小军。”白米镇马沟村党总支书记曹小军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向参观者讲述苏中最后一战——马沟阻击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驻姜堰日伪军400多人负隅顽抗,企图沿通扬线东窜。关键时刻,新组建的苏中第一旅第十四团奉命在马沟设伏。23日凌晨,副团长兼参谋长阮朝兴率二营隐蔽于通扬河畔,与日伪军展开激烈战斗。年仅27岁的阮朝兴身先士卒,不幸中弹牺牲,临终仍高呼‘追击敌人’。这场历时3小时的阻击战,毙伤日伪50多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逃窜企图,为苏中地区抗战画上圆满句号。”
曹小军还介绍,马沟村在明清两代是一个驿站所在地,驿站的养马场就设在马沟,马沟因此而得名。地方学者周志陶先生在《乡土杂咏》中写道:“当年设铺供传郎,古驿沧桑话马沟。官吏往来须接待,公文急递不停留。”马沟还有一座据传建立于明代的烟墩,是兵家用来报警迎敌的军事设施。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马沟这个不大也不小的村落出了20多位烈士。“听党指挥、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团结奋进”的抗战精神,是新时代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的题中应有之义,给当代注入了“好人”灵魂。
如今在马沟村,红色资源活起来了,展现形式动起来了,马沟人用真情实感写满一个又一个“人生剧本”。马沟阻击战成了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
为让抗战精神融入日常,马沟村每年底都要评选“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全村690多户已上榜200多户。十一组村民周小凤是贤妻良母,长年照顾智残的小叔子。小叔子就医期间,她陪护就医,从不嫌脏喊苦,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一家人其乐融融。经评选,村民一致选她为“马沟好人”。
曹小军告诉记者:“每逢重阳节,村里都组织80岁以上老人会餐、开大席,目的是让尊老爱老蔚然成风。”马沟村还成立9支志愿服务小队,50多名村民应聘上岗。
马沟村民马晓兵坚守公益之路25年,获“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最美志愿者”等省级以上荣誉。在他带领下,志愿者人数扩大到近5000名,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沙滩戈壁。10多年来,先锋公益组织投入千余万元,为16个省、市、自治区45000多人次孤寡老人、5000多名藏娃、569名孤贫孩子、165名贫困白血病重症患者提供了帮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做红色精神的传人。”马晓兵说。
如今,马沟村已形成“好人森林”,见义勇为、江苏好青年、道德标兵、文明家庭层出不穷。作为第五任村党总支书记,曹小军告诉记者:“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传承,马沟人想干的事总能干好、想办的事总能办成,有信心把马沟村打造成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