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香:一碗蛋包饭里的创业“熬”义

走进饱藏·家庭小馆,只见店主张春香专注地做着蛋包饭,蛋液在她掌心的锅铲下轻轻翻卷,转瞬便凝成花形,造型精美。这家藏在兴泰集镇里的小馆,藏着她8年的转型故事。2017年,张春香的事业起点是镇上的“唯衣服装店”,那时的铺面里挂满当季最俏的衣裙。只是每当闭店后,她总忍不住对着食谱琢磨起奶茶的做法,悄悄埋下转行的种子。“那时候做服装,夜里总被订货电话叫醒,常常得连夜去备货。后来一次跟朋友闲聊,说起我常给邻居做奶茶,他们都说比外头买的还好喝。我听了心里一动,专门花2800元去苏州学了手艺,也就是那时候,打定主意要改行。”
那时的兴泰集镇还没有一家正经奶茶店,张春香咬咬牙租下店面,开了一间奶茶店。2019年底,“缘味茶饮”凭着实惠好喝慢慢攒下口碑。2022年镇上开了不少加盟店,客流受影响,连着半个月每天就卖几百元,夜里愁得根本睡不着,她曾一个人关在店里哭,甚至挂出转让告示,后来干脆关店歇了五六天。“可微信上老顾客总催着我开门,这些年能撑下来,真离不开他们的惦记和支持!”
今年2月底的装修升级,是张春香最“大胆”的决定。从单一奶茶到中西料理,从街边小店到亮堂舒适的家庭小馆,业态与空间在变,那份执拗的坚持却从未动摇。每道饮品、每样菜品她都手写制作工序,每日现熬绿豆沙、亲手制作料理、亲自跑订单,甚至为了拼单老顾客,她甘愿从兴泰集镇送到姜堰城区,只为不辜负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这些年我总爱往外跑着学,学到今年实在按捺不住,就把店挪了地方升级了。线上线下这么多老顾客,跟股东似的,他们值得我花这番心思。”张春香句句透着真诚。
饱藏·家庭小馆偶有人手吃紧时,张春香的哥哥张俊便成了“及时雨”。他在姜堰城区经营酒楼20多年,是餐饮行业的老手,深知妹妹创业不易,常说:“她一个人打拼不容易,有些门道没摸透,我干这行久了,过来搭把手,给她指点指点,做几个简餐啥的还行。”每逢空闲,他便和妻子一同赶来,娴熟地掌勺帮忙,为小馆分担不少压力。而张春香14岁的儿子吴伟奇,在母亲日复一日的忙碌中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制作不少饮品和简单料理。
张春香近期推出的新品中,酱香排骨很受欢迎。一次尝东北菜时,她发现当地菜肴多用大酱调味,便从中获得灵感,稍作改良后创作出这道招牌。饮品方面,除了时下流行的咸法酪,她更倾心于自家的豆沙牛乳冰,每日现熬绿豆、去皮后与牛奶、冰块一同打成冰沙,无任何添加剂。对预制菜,她坚决说“不”。“街坊邻里来我这儿吃,图的就是新鲜热乎。不管是熬豆沙还是炒排骨,我都得当天现做,火候到了,滋味才够。”张春香说。
除了线下经营,张春香还开发了线上小程序,堂食外卖均可在家直接下单。她运营着老顾客为主的微信群,定期发福利;常拍工作日常发在抖音号上,如今已积累1000多粉丝,线上线下联动织密了她与食客的联结。在兴泰集镇的烟火里,这家家庭小馆的故事还在继续。它或许没有连锁品牌的光鲜,却用坚守证明:平凡人用心做一件事,就能熬出属于自己的“饱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