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产业兴了,环境美了,村民笑了

2020-07-01 09:33:52 黄文婧

一排排树木郁郁青青、一条条村道整洁平坦、一个个特色产业效益初显、一张张笑脸定格幸福……大伦镇兴驰村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兴驰村地处大伦镇西北角,属黄茅革命老区,2015年集体经济收入仅1.32万元,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74户91人,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该村两委抓住S411姜高路打通的机遇,在上级帮扶部门支持下,探索制定脱贫行动计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精准施策,聚焦产业扶贫项目,不断加强自身“造血能力”,为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通过4年的努力,该村2019年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的目标。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近年来,兴驰村加大对人居环境治理力度,投入96.8万元,实施亮化工程、道路拓宽改造、河道沟塘清淤护坡等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众满意度。村庄环境美了,老百姓的笑容也多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着从这家伸向那家,夜幕降临时,路灯照亮行人,刚刚建成的群众文化广场为这个村庄增添了更多的灵气,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主要场所。

“村里基础设施改善了,环境变好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村民叶桂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今,她和老伴吃完晚饭就到广场上健健身、跳跳舞。

抓实扶贫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2016年,兴驰村利用政策扶持资金100万元、筹措资金106万元,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引进金丰公社,发展无糖大米特色农产品,村集体以资产入股,每年保底分红10万元;2017年,整合扶贫资金60万元和帮扶单位资助的115万元,利用尤池小学存量用地建设标准厂房2560平方米,引进泰州市中盈织造有限公司;2018年引进鑫通绿化苗木基地,同时加强村庄环境管护等工作,安排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定岗就业。

产业带动就业,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彻底脱贫。“现在有四五十个低收入农户在金丰公社、中盈织造、鑫通绿化苗木基地打工,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的9万元增长到如今的80万元以上。”兴驰村村委会主任闾素华自豪地介绍道。

走进兴驰村鑫通绿化大苗圃基地,记者看到,各类果树、花灌木、乔木枝繁叶茂,数十名村民忙着挖土、运苗、装袋种植,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该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约1000万元,是兴驰村2018年和市交通产业集团联手打造的重点扶贫项目,不仅加快推进当地实现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而且以花卉苗木种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兴驰村每亩每年可收取300元的服务费,再加上其他各项收益,每年20多万元。

据基地负责人宋书虎介绍,鑫通绿化苗圃基地项目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而且起到辐射引领作用,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

“我现在不外出务工,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收入。”正在鑫通绿化苗圃基地忙着挖土的兴驰村低保户吉禄喜欣喜地告诉记者,“我在苗圃基地打杂,不仅离家近而且收入稳定,别提多高兴了。”

满足养老需求,助力脱贫攻坚。兴驰村积极向政府部门寻求政策扶持,借助土地收储整理的契机,坚持“合理规划、资源整合、适度建设、确保实用”的建设原则,精心打造万维养老中心,对27户独居老人符合五保条件的实施集中供养,其余8户进行政策兜底,死亡绝户清退8户,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

“到这儿来有好几年了,房子亮堂堂,用水方便,还有卫生间,一切都很好,生活用品齐全。”万维养老中心托养老人扶宝德告诉记者,“脱贫攻坚,从根本上要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好起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兴驰村党支部书记金岳林信心满满地表示,兴驰村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强培育特色产业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村民增收致富。


编后话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兴驰村聚焦产业扶贫项目,引导群众全员参与,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加强“造血能力”,为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巩固脱贫成果,力争稳固脱贫,还需持续用力,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村民增收致富。

87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