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白米:“蓝板板”晒成脱贫致富“金罐罐”

2020-07-01 10:19:29 丁洁 孙肖雅

“上个月受疫情影响,没有完全复工复产,这个月开足马力生产就不一样了,用电量多了不少呢!”5月18日上午8时许,白米镇新华村村干部刘春富受镇里委托到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抄录企业上个月使用的光伏电量。

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光伏电能均来自厂房屋顶布局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该电站是由白米镇扶贫办与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的扶贫项目。近年来,白米镇积极推进光伏发电资产收益项目,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在公司副总经理刘竞带领下,记者登上了布局光伏电板的屋顶。呈现眼前的是壮观又整齐的光伏电板。刘竞介绍道,这些电板性能非常稳定,平日里不需要专人管理,自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是企业可靠的用电来源。“我们只需要在厂房的屋顶安装一些监控探头,一旦出现问题,通过手机APP就能随时查看。这个扶贫项目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实惠,每个月企业用电量3万多度,为我们节约了25%的用电成本。从长远角度看,这也符合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规划。”

康普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规模为600千瓦,总投资420多万元,来自市扶贫资金和吴堡、拜官、孙舍3个贫困村的自筹资金,自2018年9月并网发电以来已发电90多万度,收益50多万元,全部定向用于这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较为贫困的吴堡村每年可从中获得近30万元。

吴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铁芝告诉记者,原先的吴堡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5万多元,勉强维持村里的日常开销,投入在基础设施上的费用很少。由于没有资金注入,村里的发展常年停滞不前。“说老实话,我们吴堡村一直以来没有工业企业,大部分收入来自农业。通过光伏发电项目,2018年下半年,我们收益了将近4万元,2019年收益了28万多元。这都是光伏发电给我们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也提振了我们大刀阔斧发展的信心。”

村民唐永全激动地说,仅2019年,村里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村里的路灯、硬质渠、水泵都没有到位,2019年底,每块田里都好放水,也都好蓄水,所有基础设施全部到位,土地流转率近100%。

螃蟹养殖200亩、青蛙养殖30亩、龙虾养殖38亩……养殖业快速发展让吴堡村的绿色产品迅速打入市场。吴堡村趁热打铁,用这部分收益投资900多棵桂花树栽种在蟹塘四周,打造“桂花蟹”的特色品牌。改头换面的基础设施让吴堡村焕发蓬勃生机,大批能人返村创业,搞起了种养业,村民和村集体的钱袋子都鼓了起来。昔日远近闻名的经济薄弱村一举脱掉了贫困帽。

康普光伏扶贫项目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白米本土企业加入。这种双赢模式让企业甘之如饴,不仅让企业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实惠。

纪林村位于白米镇东北角,东邻海安县,北接娄庄镇,耕地面积2377亩,以传统种植为主要产业,每年村集体收入四五十万元。光伏扶贫项目让该村有了新的经济来源。坐落该村的本土企业江苏兆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是土生土长的白米人。了解到镇上有光伏扶贫项目时,他主动与村委会联系,与该镇朝阳光伏公司达成协议,利用公司厂房屋顶1500平方米,新建1座1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

纪林村党总支书记王文斌高兴地说,有了这个光伏项目以后,村集体收入每年可以增加7万元左右,能够帮助45户低收入农户解决温饱问题。“光伏扶贫项目给我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7万元的收入,而是让我们看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利好转变,活络了村两委班子的发展思路,让我们认识到脱贫攻坚并没有那么困难。今后我们将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向光伏产业靠拢,做大做强光伏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编后话

白米的实践经验证明,光伏项目是脱贫攻坚中最持续、受益面最广的产业项目,光伏扶贫是一条集产业扶贫、生态发展扶贫和清洁能源建设扶贫于一体的新路径。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爱心企业以发展光伏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了能量。进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乐见更多的光伏扶贫成效显现,让灿烂阳光照亮乡亲们的脱贫致富梦,让屋顶上晒出更多“绿色财富”。

10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