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江苏姜堰:首创“三合一”培训模式助力家庭农场转型升级

2020-07-31 10:28:14

2100余家家庭农场,择优筛选300名家庭农场主,开展集中授课和跟踪实训,30余名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挂钩服务,认定100名助理乡村振兴技艺师,7月27日,姜堰区农业农村局开启了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久、层次最高的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与转型发展专题培训班,“短期集中大课+常态实训指导+专业资格认定”的“三合一”模式旨在为全区家庭农场顺利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为姜堰蹚出一条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之路储备能量。

“这次培训真不一般,有门槛有证书,上课内容直接把问题摆出来,其实我们也明白之前的老方法的确解决不了新问题,可实际生产中胆子小、技术薄,这次听专家深入讲解了很多案例,也真切感受到到主管部门对家庭农场的重视,我们是信心大增!”俞垛镇金种子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王卫亮高兴地说。

此次培训对象中,示范家庭农场占比40%以上。该区首创“三合一”培训模式,分为两期进行,每期集中学习3天,现场观摩、经验交流1天,授课内容较以往更富针对性,直指难点痛点,满足农场主个性化需求,现场教学除选择发展成熟、规模稳定的案例,还重点突出正在蓬勃发展的部分家庭合作社,以群策群力来推动农场进一步提质增效。“家教”配备我区农业中高级职称人才,给每位参训农场主安排实训指导员,为长期发展定制“私家课程”,实现导师跟踪服务,全程纪实交流,确保技能跨越提升,问题一线解决。专业资格认定分为四个层级,将根据培训成果遴选一批优秀家庭农场主认定为助理乡村振兴技艺师,并指导部分家庭农场主申报中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届时该区将诞生一批有技术、有经验、有证书的农民专家。

今年5月,该区积极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形势和为农社会化服务新需求,紧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制定了《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家庭农场转型升级与集群发展试验方案》,利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提供政策激励,结合《江苏省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要求,整合资源精心组织了这次培训,也是该区以“培育新农人,注入新动能”为主题的“一把手人才工程”的推进。

目前,姜堰区纳入名录的家庭农场共2131家,经营总面积35.65万亩,开创了全国有影响的家庭农场集群化发展“桥头模式”,土地规模经营比重已接近90%,基本实现了为农社会化综合服务全域覆盖。去年,姜堰区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模式分别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大型现场会,重点推介姜堰“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经验。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国斌指出,“家庭农场传统经营模式遭遇发展瓶颈,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而培植一批转型发展的先进典型是关键,这次培训跨度长、内容多,从7月中旬启动,至11月底结束,对通过资格认定的除给予一次性奖励外,还将在今后发展中优先落实项目扶持、物化补助、贷款贴息等激励政策,旨在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省市区级示范农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农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保证和促进我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姜堰区力争到2022年,全区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规范登记的各类家庭农场稳定在2500家左右,累计创成各级示范(绿色)家庭农场400家,高标准建成家庭农场集聚区5个、镇域性综合服务联盟10家,家庭农场主持从业资格证比例达80%,家庭农场亩均综合效益年均增长10%。

10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