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城里下岗工下乡创大业

2020-07-31 16:05:05

小康承载初心

小康属于人民

全面小康

对千千万万中国人来说

它是一个个家庭梦想成真

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

是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

是人居环境的旧貌换新颜

是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

更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圆梦历程

《江苏姜堰》今起推出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栏目

分享您的幸福故事

讲述我们的小康生活

​讲述人:钱宏伟

年   龄:41岁

住   址:姜堰区天目山街道光明新村

我从小生活在姜堰城区,父母都是企业职工,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学校毕业后,我进了父亲所在的国有企业。没想到,上班不到三年,国有企业改制,我下岗了。后来,我跑过出租、开过大货车,没日没夜地干,却挣钱有限。

2012年下半年,我看看刚满周岁的双胞胎儿子,想想开货车既危险又无法照顾家庭,决定放弃这个高风险职业。我跟着朋友去溱湖钓鱼,跟养蟹的师傅聊了半天,突然发现从事水产养殖挺适合自己。接下来,我到处寻找养殖水面,罗塘街道新九村村支书江本安向我介绍,村里有块约80亩的低洼地,旱不能灌,涝不能排,位置偏僻。江支书请我去承包,村里提供一切服务。

我第一次去考察,有村民听说我是城里人,悄悄嘀咕,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本地人都无能为力,外地人来更是死路一条。

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村支书江本安、村主任周勇等鼓励我,“只要你来,村干部都是你的助手。”开工时正值寒冬,村副主任韩生国开了自家的拖拉机帮忙运土,周勇主任吃住工地协调矛盾,江支书请来水电师傅接电送水,其他村干部有空就来当义工,硬是将低洼田改成了清水蟹塘。我深受感动,拿出家里准备买房的75万元积蓄,投入到这个新行业,并向村民承诺,不管亏本还是赢利,每亩租金1200元,按时打到农户账上。

2013年春,我投放12万只蟹苗,并雇了村里几名贫困户。第一年,因下苗过密,蟹长不大,收入仅够付工人工资。2014年,我急于求成,用药过多,蟹几乎全军覆没,亏损35万元。尽管如此,我仍足额发放了员工工资。70多岁的贫困户钱忠旭捏着钱说我是天底下最慈善的老板,愿意跟着我干到不能动为止。

2015年,我总结教训,外出拜访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科学养殖。我在塘里安装了微孔增氧泵,塘内种植水韭菜,投放螺蛳,养蟹的同时放养鱼虾,营造自然生态系统。这一年,螃蟹全面丰收,且品质上等,十分畅销,当年净赚20多万元。

2016年,我在村里支持下,又整治了附近约20亩废沟塘,养殖鱼虾。这两年,我的水产品三分之二销往上海。去年,还有螃蟹远销到新疆,收入50多万元。

今年,我又在蟹塘旁边饲养了鸡鸭鹅,种了西瓜等果蔬。大家没想到,我这个城里的下岗工人,下乡创成了大事业。下一步,我还想建农家乐,走“农旅结合”的新路,带领周边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153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