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姜堰:稻蛙共生 生态致富新门路

2020-09-29 10:27:32

小康承载初心

小康属于人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姜堰区娄庄镇连心村

便将这一诗情画意的场景真实还原了

泰州市宏鑫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成功地探索出稻田养青蛙

和泥鳅这一全新的综合种养模式

开辟生态致富新路

稻蛙共生 生态致富新门路

日前,记者来到在泰州市宏鑫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稻蛙共生种养示范基地时看到,绿油油的水稻已经开始抽穗,而在稻田水草边泥土里,一只只青蛙在池塘里跳来跳去,发出“呱呱呱”的叫声。

合作社负责人魏红山告诉记者,这些青蛙是黑斑蛙和美国青蛙,同时,泥土下还养殖着泥鳅。2018年3月,魏红山投资1000多万元,成为了姜堰区稻蛙养殖第一人。

在田里种水稻,水中养青蛙和泥鳅,稻蛙和稻鳅的两两组合,奇妙在于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青蛙和泥鳅能吃掉水中的虫和虫卵,有效制约害虫的繁殖,从而控制水稻病害;水稻则能有效吸收青蛙和泥鳅的残饵、粪便等营养物质,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合作社与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合作,借助科技东风,成为研究院的科研合作基地,在实现绿色种田、生态养殖的同时,还能提升种植水稻的品质和效益。“整个稻蛙共生过程中,水稻的面积结构配比是有讲究的,既要安排好青蛙和泥鳅的数量,还要懂得青蛙养殖的投放时间、技术规程,以及泥鳅的繁育培养。”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院长姜小三说。

作为泰州市菜篮子工程,泰州市宏鑫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毛家河有限公司,整个产业链集育种、饲养、销售于一体,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蛙池年产成品蛙和泥鳅亩产2000多斤,加上生态种养的有机稻米,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的支持下,扩大养殖面积,同时把黑斑蛙和美国青蛙在娄庄镇推广,在形成产业联盟的基础上,寻求养殖基地支持销售。”泰州市毛家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泰州市宏鑫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红山表示。

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