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一曲爱国主义教育的赞歌——抗美援朝时期姜堰小学倡议捐献“中国儿童号”飞机

2020-10-23 11:35:35

传承红色基因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永远的“中国儿童号”

苏 少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全国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

1951年4 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军旅作家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在江苏省泰县姜堰小学的师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4 月13日,师生们去车站欢迎志愿军归国代表,场面空前热烈。一位志愿军战士来到了姜堰小学,给师生们做报告。志愿军战士讲述了朝鲜战场的形势后斗志昂扬地说:“我们不怕艰苦,我们不怕牺牲,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打败美国侵略者!但是我们最缺乏的是飞机,如果我们有了大批飞机就能更有力地痛打敌人。”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师生们深深的思考,如何让志愿军得到大量的飞机?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发出“修订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开展优属工作”的三大号召。姜堰小学师生闻风而动,认真学习、讨论三大号召。周立人校长、李平子副校长提出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捐献“中国儿童号”飞机倡议的建议。

师生们热烈讨论,一致赞同,他们共同决议:一、认真修订和坚决执行已有的爱国公约;二、向全国小朋友倡议捐献“中国儿童号”飞机,人人踊跃捐献,当年捐献50万元(注:为当时通用的旧币,下同);三、大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接着学校召开了“行动起来,捐献‘中国儿童号’飞机”的全校师生大会。大会上宣读了向全国小朋友发起捐献“中国儿童号”飞机的倡议书,全文如下:

倡议书读完,全体师生一致举手,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扬州苏北人民广播电台当晚就播出了“姜堰小学全体儿童致全国小朋友的倡议书”。6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了这封倡议书;6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倡议书的全文,接着《苏北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以及各省市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倡议书或报道了这一事件。

姜堰小学全校师生热情高涨,纷纷捐款捐物,尤其可贵的是,同学们不是向家长伸手要钱,而是省下早点钱,拾废捡旧,勤工俭学,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献上了热爱祖国、抗美援朝的一颗颗红心。

三年级的儿童队员朱汝杰捐出了贵重的护身符——一块两寸见方的银脚镯。这是他百日生日时,祖母将它拴在朱汝杰脚上的,以防灾殃带走孙儿。捐款活动中,朱汝杰在全班同学面前解下了它。为了捐赠飞机,好多孩子捐出了自己的镯子、银锁。其实在那个年代,“糖果换飞机”的口号并不实际,因为对于当时的孩子,糖果是非常稀有的奢侈品,根本没多少人吃过糖果。好多孩子捐献出的,是自己的买早点的钱、买文具的钱!而且同学们也学会了积极创收:“麦田里的麦穗,池塘里的鱼和虾,垃圾堆里的废铜烂铁,山里的野果,都被孩子们历经艰苦找来换成钱,捐赠出去为志愿军叔叔买飞机了。”

全校师生们热情高涨,从发起倡捐献后不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捐献任务10万元,截止当年七月底,全校共捐献100万元,达到了原定捐献计划的两倍。这些捐款当即送到县抗美援朝分会,作为购买“中国儿童号”飞机的捐款专款。

姜堰小学的倡议得到全国少年儿童纷纷响应,学校陆续收到全国各地来信121封,纷纷表示要为捐献“中国儿童号”、支持志愿军叔叔打败美国侵略者而共同努力。在媒体的报道下,消息像疾风吹遍全国各地,到处都传颂着“小孩子都捐献儿童号飞机了”。在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下,各地掀起了捐献飞机的高潮,据统计,从1951年6月到1952年5月,全国各界共捐献5.565亿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

全国少年儿童纷纷捐出自己的糖果钱,原计划有一架飞机要命名为儿童号飞机,交付时,“中国少年儿童队”已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儿童号”也就改名为“少年先锋队号”。

在开展捐献活动的同时,姜堰小学少年儿童还纷纷写信给在朝鲜奋战的志愿军叔叔,向他们表示敬意,汇报捐机情况,把考卷寄给最可爱的人。志愿军营长华荣、连长朱光荣写来表扬信,表示要将抗美援朝战争坚持到最后胜利。

姜堰小学少年儿童的爱国壮举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高度评价,他们写来表扬信。各界人士赋诗吟诵,盛赞此举。周立人校长还出席了“苏北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

为了纪念这一光荣校史,李平子副校长把“捐机”有关材料装订成大型纪念册《毛主席时代的少年儿童》,将有关照片剪辑成《捐儿童号飞机影集》,请归国志愿军为纪念册题了词,有关史料被征集到北京,陈列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1991年6月6日,姜堰小学隆重举行了纪念“捐机”四十周年活动。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大鹏展翅任腾飞”的光辉题词,道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对我们寄予的殷切期望。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将军、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培信等纷纷题词,给了学校少年儿童莫大鼓舞,激励大家继承和发扬“捐机”光荣传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009年,中国少先队建队60周年,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少工委、江苏省文明办、江苏少儿频道联合摄制了《永远的“中国儿童号”》专题片。2019年,纪念中国少先队建队70周年,全国少工委制作的专题片《致敬红领巾》也将此作为中国少先队历史最光辉的一页记载在了红领巾的光荣历史上。

如今,这架由江苏姜堰小学少年儿童发起倡议、由当年全国少年儿童捐献的“中国少年先锋号”(即“中国儿童号”)飞机,作为国家一级文物,静静地陈列在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向人们述说着当年的红领巾们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怀,激励后来人弘扬红色基因,永做祖国最忠诚的儿女。

12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