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8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江苏两会大家谈】“小实事”筑牢“大民生”

2021-01-28 11:21:03 网信办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江苏“两会”为希望的春天吹响了号角。政府工作报告中安排的15类52件民生实事,提供了一份可触可感的民生礼包,重点关注的这些群体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精耕细作绘就美丽图景。“新增80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培育高素质农民15万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2万场”“实施30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一件件实事聚焦“三农”短板,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进农民福祉开出了药方,为提升农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指引了方向。江苏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米袋子”“菜篮子”的充实离不开农民的辛勤耕耘,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城市正在反哺农村,理想的乡村图景梦想照进现实,农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农村的发展又必将给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服务解决后顾之忧。“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专项普及培训工程,年培训50万人次”“开展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设区市老年大学全覆盖,每个设区市建有3所、80%以上的县(市)建有1所老年大学”。养老服务的措施直击当前的难点、痛点、堵点,彰显了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体现了民生工作中的“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殷切期望,这些实事呼应了总书记的嘱托,更是为群众的“幸福指数”增添了暖色。

精益管理彰显人文关怀。“建设100个省级儿童‘关爱之家’示范项目”“建设5000个事实孤儿‘梦想小屋’”“新增16-59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10000人”等等,对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直接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高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对特殊群体的保障措施,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描绘了幼有所育、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蓝图,同时,体现了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姿态。

 “‘强富美高’的新起点,应当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新的‘起跑线’。”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政协十二届三次全会开幕式的讲话中这样说。有目标,有路线,有方法,再加上久久为功的努力,“小实事”汇聚起来便是“大民生”。(撰稿人:张荔荔)


7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