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月品元宵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记得小时候,在元宵节的夜晚,晚饭刚吃完就迫不及待地出来看花灯、放烟花。大街小巷满是花灯,一路人山人海。仰天望去,天空中满是烟花,从远处看画面唯美,从近处瞧异常壮观,与现在不同的是,人们只能用相机留念。虽然没有智能手机的帮助,没有美颜功能的特效,但是人们依旧笑得很灿烂,洗出的照片也显得纯真。
汤团蜜饯甜心里,玉润珠圆春韵浓。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母亲煮的汤圆,一个个白白胖胖,在锅里戏耍。煮好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舀上一个,轻轻地咬上一口,黑乎乎的芝麻从汤圆里留出来,我又喝了一口汤,正所谓原汤化原食,香甜可口。就这样,一家人吃着汤圆,看着元宵晚会,至今想起,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和美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光如小溪,涓涓流淌,一刻不停息。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速,生活方式的转变,给予元宵节更加特殊的意义,和春节一样,民族文化的传承总能让这样的节日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在外忙碌了一年,总是要在这样的节日和家人团聚,保持亲情的黏性。尤其是务工人员,背包塞满了家用,开始一年的旅程,披星戴月,远离家乡,虽心怀忧郁和孤单,却都心甘情愿,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像落叶归根,不管在外是多么寒冷,心里只留下家乡的暖和亲人的情,不管这一年在外有多辛苦,家总是自己依靠的港湾。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在此佳节来临之际,祝愿祖国人民阖家幸福安康!(撰稿人:蒋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