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8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全国两会地方谈】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大力建设绿色幸福河

2021-03-05 11:29:03 网信办

人勤春来早,春回万物苏。近日,全国“两会”万众瞩目、隆重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我们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建设绿色幸福河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河湖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公共产品,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晴雨表”“风向标”,也关系到现代城市的宜居品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积极倡导“城人之美”,全力打造“百年好河”,致力彰显“水美华夏”,“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立足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以建设绿色生态河湖为目标,致力打造生态之河、美丽之河、文化之河,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

建设绿色幸福河就是要多管齐下、精准治水。绿色幸福河建设是乡村振兴和城市品质提升的“主旋律”。要按照“科学规划、高标打造、彰显生态、精细管理”的思路,大力实施城乡水生态修复,打出清淤拓浚、水系连通、生态护岸、岸坡柔化、生态调水等水生态治理“组合拳”,最大限度拓展河道生态功能,提升河道引排能力,强化活水互连互通,留足城乡滨水空间;坚持建管并重,加快“智慧+”河湖管理系统应用推广,真正将河长履职、河湖管护、水质监测、工程建设及调度运行等功能进行整合,实现治水管水全程可控,纵深推进河长制迈向河长治,真正让水通起来、清起来、流起来、环起来。

建设绿色幸福河就是要聚焦灵韵、彰显特色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聚力打造秀美可亲、人水相依、城水交融的美丽华夏。要高质量实施城乡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对城乡河道慢行步道、景观设施和滨河空间进行功能完善和景观提升,因地制宜栽植高低错落、乔灌搭配、色彩斑斓树种,扮靓宜居滨水空间,构建城市水景阳台。注重营造河流的曲线美、水生态的原始美,减少人工斧凿痕迹,在河道岸线规划人工湿地、民俗展馆、滨水绿带等,并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河湖水质,构成层次丰富、缤纷多彩的生态水城旖旎画卷,让广大群众在自然水景中康养休闲、放松身心,享受水城水乡慢生活的康养和滋润

建设绿色幸福河就是要创新传承、延续文脉。注重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在河湖生态治理中植入水文化元素,精致塑造人文景观,以水之灵动激发城市活力,以美丽河湖彰显文化神韵。要按照“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思路,传承和保护长江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以及大运河文化等,以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建设一批滨河文化景观风光带,将城乡河流打造成集文化传承、水情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亲水综合体”,让生硬的建筑可阅读,让寂寞的河流留乡愁让历史文脉在流淌的河流中生生不息、永续传承。

征程万里风正劲,向水而为奋进时。让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水为脉、以水为媒,靶向治水、力同心,坚决打赢碧水攻坚战、河湖保卫战,当好绿色幸福河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陈立俊 孟俊敏)


630

相关文章